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内涵发展的实施意见

时间: 2015/03/11   作者:   点击:

湘农发〔2015〕1号

各二级党组织;各院、部、处、馆,后勤服务集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建成行业和区域特色鲜明、农科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和部署,结合学校实际,现就学校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内涵发展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重要意义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抢抓机遇,务实进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快速提升,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学校在发展中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国内外有影响的优势特色学科和高端人才紧缺,学科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团队建设亟待加强;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重业务知识传授轻人格价值塑造等现象仍然比较明显;科研项目重申报、轻扎实深入研究和后期跟踪管理,论文成果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承担重大课题、重点项目能力不足,高层次平台和标志性成果不多;职工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专任教师比例偏低,岗位设置与考核评聘制度改革仍需深化;机构设置不够合理,资源配置不尽科学,体制机制改革亟待深化,管理水平和执行力有待提高等等。要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应对各方面挑战,推动学校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冲破陈旧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增强发展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全面深化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选择和关键一招。不改革没有出路,改慢了贻误时机。全校师生员工必须正确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辩证分析改革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提高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解决“不愿改”、“不敢改”、“不会改”的问题,切实推进各项改革。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重点,以优化配置各类办学资源为保障,坚持质量优先、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主动服务“三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三)目标任务

面向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人力资源制度、内部管理体制、资源配置和服务保障体系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

(四)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全力聚焦并着力解决影响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坚持科学民主原则,以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为基础,确定改革目标与实施方案;坚持以点带面原则,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切入口,全面推进各个领域改革;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合理部署改革推进时序;坚持实践检验原则,以绩效考核为抓手,提高改革实际效果。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

(一)深化学科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1.建立学科资源统筹机制。以学科统筹学位点、专业、平台、人才团队,赋予学科负责人统筹协调学位点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平台或平台方向负责人的职权,明确学科负责人的责任,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基本职能落实到学科,构建以发展目标和建设效益为导向,以人才、经费、设备、平台整合为核心的学科资源集成机制;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的学科负责人负责制,建立学科负责人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明确学科负责人及其职责权限、任职条件、选聘办法等,加强基于目标任务的学科负责人考核及动态管理;围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生态建设、整体提升”的建设目标,坚持学校总体目标定学科目标、学科目标定学科方向、学科方向定学术团队的原则,明确学术资源的学科归属和学院归属,按照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和培育学科分层次开展学科建设,促进涉农、非农学科与农学学科的深度融合,打造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体系;利用国家和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在作物学、茶学启动学科特区试点,推行团队考核制、协议工资制、年薪制改革试点,扩大学科特区在用人、考核、分配等方面相应的自主权,逐步建设学科特区的资金投入机制和责、权、利一致的运行机制。

2.改革学科评价机制。围绕学术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专业建设、学位点建设、资源整合与使用效益等方面,建立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学科建设的过程管理和动态监管;分类型分层次确定学位点最低设置要求,实行学位点定期考核评估制度,建立基于现实基础与着眼未来需求相结合的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

(二)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改革招生选拔制度。结合国家和各地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改革本科生招生选拔机制,在学科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试点按大类招生,探索自主选拔招生方式;改革生源发动和组织方式,通过设置优秀生源奖、专业奖学金、创新实验班、本科生推免、硕博连读、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培养等多种措施吸引优质生源,提高生源质量;改革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进一步扩大学科和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建立以体现社会需求、适应培养目标、提高培养质量为导向的研究生选拔制度;实施研究生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完善以重大科研项目及经费、科研成果产出、研究生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主要考量因素的招生指标分配办法;优化初试,强化复试,发挥和规范导师团队作用,注重对考生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察;提高推免硕士研究生接收比例,加大硕博连读工作力度,推行博士研究生选拔“申请—审核”的方式,逐步降低在职博士研究生比例。

2.改革本科生培养模式。按照“做精农科专业、做强理科专业、做大工科专业、做特文科专业”的思路,推进专业改造和结构优化;进一步建立健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准入、评估和动态调整等机制,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加强专业规范化建设,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优化培养方案、核心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环节,实行模块化教学,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充实课程内容,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自主发展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组建创新实验班,探索“3+X”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一制三化”培养方式,探索建立推免本科生与硕博连读对接机制;实施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组建新型农场主班,探索“2+1+X”人才培养模式,设立“双师型”岗位,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种养殖大户的紧密合作;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广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统筹构建由校内教学科研平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2011协同创新中心、校外企事业单位等组成的实习实训网络,创新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引导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育人和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加强实验、实习条件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施以效果评价、诊断评价、过程评价为主要类型,毕业生调查、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教体系;构建自我评估、审核评估和国际专业认证等多元评价体系,鼓励相关专业积极参与专业认证;加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发布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实行学院教学经费分配与学院开课数量、生时数和教学质量挂钩,从收入分配、教师考评、职称晋升、荣誉设置等方面突出立德树人,进一步探索激励教师潜心教学、安心教学的有效机制;深化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集中办学,统一管理”的继续教育管理模式,打造继续教育品牌。

3.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优化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分类型明晰培养目标、选拔方式和培养方案,学术型研究生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专业型研究生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加强培养过程管理,按一级学科成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实行弹性学制,严格研究生修业年限管理;探索学科特色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专业实际相结合的多样化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力度;坚持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健全导师考核、评价、激励制度,建立能进能出的导师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课程质量评估制度、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制度和学位论文评审申诉制度,健全过程质量跟踪机制,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4.改革学生工作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完善校院两级学生工作管理体系,加快学院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构建以学生全面成长发展为中心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和评价体系,促进专业学习、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结合;统筹和优化学生奖助体系,强化奖助体系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健全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辅导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完善学生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课堂内外的机制与平台;实施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和毕业生跟踪服务机制,发挥就业状况对优化学校专业设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反馈促进作用;按照职业化、专业化要求,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辅导员业绩考核办法,落实“三育人”举措,形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三)深化科研与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增强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1.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以促进人才、学科、科研协同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探索“战略需求导向、创新任务牵引、创新资源集成、人员开放流动、实际贡献考核评价”为核心的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协同创新中心体系,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培育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

2.建立创新要素汇聚机制。结合学科建设目标,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中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凝练10个左右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重点研究领域,重点建设10个研究中心,确定30个左右优先发展主题,扶持30个左右创新团队;加大项目库建设,选择60个左右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资助和培育,完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团队、创新平台以及标志性成果的培育机制;试行团队负责人负责制、项目PI制;转变科技发展方式,汇聚创新要素,实现科技发展由量的增长为主向规模与质量联动提升为主的转变,由单一学科单兵作战向学科交叉融合协同作战转变,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3.改革科研平台管理制度。结合学科综合改革,按照“同类合并、分级管理、主体明确、实体运行、绩效考评”的原则,分类型、分层级建立科研平台准入制、考核制与淘汰制,创新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平台资源集成,加大公共科研平台建设力度,提高平台开放共享程度和资源利用效率。

4.改革科研评价制度。以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主要考量因素,根据科技活动类型和学科特征,分类建立科技评价标准和多元化差异化评价方案,注重发展式评价、长效评价,大力引入同行评价、第三方评价,加强评价结果共享;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研人员实行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对主要从事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的科研人员实行以社会效益、实际贡献、服务质量为重点的评价,对创新团队实行以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能力与合作机制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

5.创新社会服务模式。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平台,立足科学研究、技术与成果推广、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着力构建 “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专家服务站”的三级推广服务体系,探索建立现代农业创新驱动服务机制,不断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完善“三区”科技人员服务工作机制;强化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智库;制定职务性成果转化、自主开发和技术服务管理办法,完善社会服务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激励机制。

(四)深化人力资源制度改革,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1.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坚持“控总量、调结构、提素质”的总体要求,分类设置和管理岗位,细化每类岗位的职责、任职条件和目标任务,严格控制各类型、各层级岗位总量与比例,引导各类型岗位合理定位,建立各类人员的进退流转机制,畅通各类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按照“分类定责、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分类评聘”的要求,完善以岗位职责为基础,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教学业绩与科研业绩及社会服务相结合、团队与个人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团队考核和聘期考核,完善分级聘用,探索新进人员实施“预聘—长聘”制度;按照“科学规范、注重公平、突出业绩、统筹兼顾”的原则,推行以绩效工资改革和奖励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收入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监督机制,在岗位聘任、考核、晋升、评奖评优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2.改革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建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评估与发现机制、考核与评价机制、激励与退出机制;积极探索关键岗位年薪制和团队工资协商制等多元分配机制;根据学科发展需求,推进“1515”人才队伍建设计划,打造“神农学者”人才品牌;加大对中青年后备人才的重点支持和培养,落实中青年教师进教学科研基地、实验室、科研平台工作锻炼制度,推进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国际化建设,加强教学团队、科研团队、服务团队三位一体建设。

3.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和交流制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建立多维度、开放性的干部考评机制,优化考核内容和方法,强化考核组织和结果运用,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干部问责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实施管理岗位职员制;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落实“三严三实”,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和执行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队伍。

(五)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1.坚持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完善校院两级学术组织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学术资源分配、学术评价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教代会“四项”职权,完善校院两级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制度,落实提案督办和质询制度,完善团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制度,拓展师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健全理事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在发展咨询、资金筹措、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全方位扩大社会合作;完善党务校务公开机制,落实重大决策的论证咨询和听证制度;建立纪委、监察、审计、督导联动机制,健全学校内部监督体系,规范与完善问责制度,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党委行政决定决议、重大事项和规章制度督办督导制度,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和谐运行机制,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2.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学校基础与特色、学科专业布局和发展前景,优化学院设置;按照“院为基点、重心下移、经费包干、目标管理”的要求,坚持责权利相统一、放权与监管相结合的原则,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建立以绩效评价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学院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探索学院分类管理,从宏观战略、规划政策、考核标准、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强对学院的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考核,促进学院准确定位,办出特色;精简和优化机构设置,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以强化指导、服务、监管为导向,明晰职能部门职责,推进职能部门与管理重心下移相适应的职责调整、流程再造,加大行政资源的集成整合力度,逐步实现管理效能化、服务专业化。

 (六)深化资源配置和服务保障体系改革,夯实学校发展基础

1.深化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加强公有资源统筹管理,完善公有资源有偿使用和共享机制;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公有资源配置机制,推动公有资源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提高资源使用效益;调整图书馆馆藏结构,提高电子资源的投入比例;建立学校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管理制度;按照“归口管理、明晰职责、规范有序、提高效益”的要求,改革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提高学校经营性资产收益;规范校办企业管理,有效防控企业风险,保障学校合法权益。

2.统筹各类基地建设。按照“整合资源、优化组合、提高效益”的原则,发挥新农村研究院的综合协调作用,统筹校内基地和校外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专家服务站、“双百”科技富民工程服务基地建设,强化各类基地的管理和考核,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3.深化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重大项目库建设,提高重大预算的科学性;改革预算编制办法,细化专项经费预算编制内容,规范预算调控和专项业务费立项审批程序;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加强预算绩效考核,加大结余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修订服务收入管理办法,推进服务收入和机关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改革;规范公务接待管理,实行“三公经费”公开和监督检查制度。

4.推进服务保障体系改革。对后勤服务保障性项目、公益性项目、经营性项目实行分类管理,推行以校内结算制度为基础的契约化管理模式;在保证服务质量、降低运行支出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服务外包模式;科学确定后勤用工编制,规范后勤用工管理,防范用工风险,推进减员增效;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综合改革,建立政府主导、社区负责、学校支持、居民参与的校园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健全信访接待机制、矛盾排查化解机制、突发事件快速响应机制和校地联动机制,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学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总体设计、统筹协调,专项工作组负责认真落实、具体实施,责任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改革推进机制。

(二)加强统筹协调

全面深化改革是由若干专项改革构成的系统改革,要重视加强各项改革及各部门、各学院间的统筹协调,确保学校的顶层设计与各单位实际情况和改革实践相互衔接、同步推进。条件成熟的,加快推进步伐;条件尚不成熟的,选择有代表性的领域和学院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开。

(三)加强宣传引导

积极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畅通交流渠道,全面深入宣传学校全面深化改革,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争取各方理解支持,合理引导改革预期,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心,在全校上下形成人人支持改革、人人参与改革、人人共享改革成果的生动局面。

(四)加强督查检查

建立全面深化改革目标责任制,明确各项改革措施的分管领导、责任单位与完成时间表,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要按照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工作实施跟踪督办、适时评估,及时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时总结、定期通报,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永无止境。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一定要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凝聚改革共识,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注重统筹协调,落实自身责任,为推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中共湖南农业大学委员会

                                 2015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