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份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报告”出炉 我高等教育跃升世界中上水平

时间: 2016/05/23   作者:   点击:

   “中国高等教育的作用已不仅仅是过去的全面支撑,更要转变为当前和未来的率先引领,成为中国持续发展、由的源动力。7日教育部举行的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如是说。

    2012年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启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研制工作。此次发布的系列报告由该中心会同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教科院、合肥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团队共同研制完成。其中,总报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为世界上首次发布的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报告,以社会需求适应度、培养目标达成度、办学条件支撑度、质量保障有效度、学生和用户满意度五大标准维度,力图全面回答、全方位展现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状况。分报告《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以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大视角,展示中国工程教育质量现状、问题与出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大数据精准监测新建本科学校的三基本(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培养质量基本得到保证)实现情况;《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以两突出(突出学校办学定位的地方性、突出人才培养类型的应用型)为标准,全面客观深度展现近170所经过合格评估过的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 

体量世界最大 

    报告指出,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并适度超前。 

    吴岩介绍,2000年以来,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我国主动调整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调保持协调。新建院校助推中国高等教育大转型,体现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分类指导的思想。 

软实力”“硬件均显著增强 

    报告显示,一些重点建设高校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5%以上的科研成果集中在高校,在国家自然科学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数量占据三分之二以上,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013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增加了3.6倍,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增加了4.9倍,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增加了1.7倍。从2010年到2014年,全国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了42.1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了57%;十多年来,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数增加2倍多,而且超过半数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 

客户评价口碑较高 

    吴岩表示,各类高校基础设施和教学、生活环境等整体提升幅度较大,在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加大人员、资源投入和制度保障,学生的在校学习体验和生活环境满意度较高。 

    相关调查显示:总体上看,全国高校的学生院校满意度分值为4.095分制)。而579所普通高校的抽样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总体认可,高校学生评教的优占比70%以上。高校普遍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表示认可,对院校提供的就业服务质量满意度较高。 

四不够、一不高问题仍突出存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告诉记者,中国高等教育走过了一段非同寻常的发展过程,大基数、高速度、低成本、平稳性以及重视质量建设是其显著特征,高等教育的成就令人鼓舞。但同时,我国许多高校的办学历史很短、经验不足,内部要素发育和建设不足,服务经济社会多样化需要的能力有限,引领时代发展的新教育理念匮乏等问题也明显存在。 

    报告显示,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不够、一不高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不高,短板问题依然严重。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软肋高水平教师和创新团队不够,教学经费和实践资源不足,实现由量到质的新跨越仍是突出问题。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不够,绩效评价不力,不少高校等靠要思想还相当严重,对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就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高,不同类型院校学生对学习过程体验和就业状况满意度存在不平衡现象,级差现象明显。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依然繁重,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任重道远,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已经从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

(本报北京47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杜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