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简报(总第11期)

时间: 2012/05/30   作者:   点击:

改革发展简报

 

2012年第2期(总第11期)

 

湖南农业大学改革发展处 编印               2012年5月30

                                                                                                                                                                                               

 

编者按:

目标管理实施三年来,各二级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二级单位目标管理方案精神,着眼提升质量内涵、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扎扎实实地开展目标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2011年的目标管理考核工作中,15个单位受到学校表彰。本期简报选辑了这15个单位的经验材料,希望能给各单位的目标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多措并举  推动学院管理工作(农学院)··························2

强化目标责任  促学院内涵发展(生物科学技术学院)····················3

层层分解任务推动学院全面发展(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5

打造创新实验科创平台构建多维实践教学体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7

强化学科建设提升质量内涵(资源环境学院)························8

加强目标管理推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园艺园林学院)···················10

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完成目标管理任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1

突出抓重点做好科技管理与服务工作(科技处)·······················11

推行目标管理  强化服务意识(宣传部)··························14

忠实履行职责  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校长办党委办)···················15

目标引领工作  项目带动提升(校团委)··························17

健全“四个机制” 落实“四个确保”(改革发展处)····················17

围绕中心扎实开展创先争优 构筑坚强堡垒 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组织部)············19

围绕目标体系扎实开展纪监工作(纪委监察处)·······················21

明确目标任务  落实目标责任  工作成效显著(研究生工作处)················22

多措并举  推动学院管理工作

——农学院目标管理工作体会

 

 一、正确定位,制定学院发展目标,明确前进努力方向

根据学院学科发展、教学科研等实际情况,结合十二五规划制定,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多次酝酿和商讨,学院逐步确立了学院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为全院教职员工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总体目标:以学科建设为主线,教学和科研为两翼,团结协作,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全面提升学院的内涵,实现由教学研究型学院向研究型学院成功转型。具体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作物遗传学科新上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博士论文、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五个方面的突破

二、树立人才第一理念,强化团队建设,提升战斗力

学院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院战略的首要措施,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科地位和学术水平为目标,以引进、培养学科领军人才为重点,以培养学术骨干和人才梯队为基础,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作物学科发展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围绕国家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新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博士。全面强化团队精神,从三个层次加强团队建设。第一层次是以学科建设特别是以国家重点特色学科和省重点特色学科建设为基础,组建了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团队;第二个层次是教学基层组织(教学系和本科实验室)和科研所及省部级实验室建设为基础,组建了本科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第三层次是以课程和研究项目为基础,组建课小组和项目组。力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融入到一个教学团队和一个创新团队,淡化单兵作战零散意识。

2011年学院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官春云院士被评为湖南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唐文帮博士被评为湖南省第八届青年科技奖;王学华教授荣获科技部“十一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先进个人;孙传信作为我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正式签约在我院开展工作。王国梁和彭少兵两位芙蓉学者通过聘期考核,获得芙蓉学者特聘教授贡献奖。

三、加强公用平台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为教师提供用武之地

遵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强化学院公用教学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一方面加强作物科学实验室本科公用教学平台的建设,组建了南方作物栽培与耕作研究中心公用创新平台,组合建设了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农业部多熟制作物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另一方面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和各个基础研究所(中心)建设,所有公用平台实行全面开放的管理制度,基本做到了教师人人有工作平台。

四、创新分配制度,发挥经济杠杆调配作用,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按照学校关注民生、重视绩效、缩小差距的年终分配原则,学院更新年终奖励分配条例,全面优化绩效考核量化指标考核体系。一方面将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落实到每一项绩效量化指标;另一方面健全激励机制,设立绩效奖励制和过失扣分责任追究制。通过以上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铺设了良好的基础。

强化目标责任  促学院内涵发展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目标管理工作体会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目标管理为契机,通过落实“三抓”,确保“三齐”,实现“三好”,全面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步,实现学院内涵全面提升,促进了学院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学院自2009年以来连续3年蝉联湖南农业大学“二级单位目标管理优秀单位”。

一、强化目标责任,落实“三抓”

(一)抓过程管理。学院以规范教学活动为抓手,强化了教学环节和过程检查。明确了担任课程教学教师、实验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相应的职责,并提出具体任务和要求,每个职工对照明确自己的职责,按学院规定和要求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为强化过程管理,开学前对教案和讲义、教学周历、课件进行检查,学院领导、教学督导团以及教学基层组织的领导对相关任课教师安排了不定期听课,利用每双周四业务学习时期进行剖析和交流,加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管理等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确保教学有序的运行;学院对口安排专人加强职能部门的联络,对学院项目申报、科研进展、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以及学生工作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服务,对完成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期通报和反馈制度,使全院职工及时地了解工作的进展,掌握工作进度。正因为学院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施了动态管理,建立指标完成预警机制,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工作开展有条不紊。

(二)抓绩效考评。学院目标管理建立“绩效考核”“巧用激励”,打破“平均分配”机制。学院根据学校目标管理下达的任务采取了自上而下制定任务,再自下而上调研反馈,循环论证目标任务完成的可行性。学院召开系中心负责人会议,共同参与制定各系中心目标任务,制订了学院内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规则。为确保下达目标任务的合理、公平,学院根据不同职数、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分解目标任务到各系、中心与学院各个办公室,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年终学院对照内部目标管理考核规则对各个部门进行考核,没有完成目标的不参加学校年度考核的评奖评优。与此同时,学院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年终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对系级单位等级进行评定,获第一名的奖5000元,第二名奖4000元,凡获目标任务加分的给予奖励300/分,目标任务扣分的从年终福利中扣250/分,做到奖惩分明。正是学院目标考评规则规范,激励教职员工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去承担新的任务,达到新的目标。

(三)抓人心工程。学院把丰富生科文化底蕴、凝聚人心,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学院坚持专家治学、教授治院,定期召开教授委员会;学院广开沟通渠道,先后相继召开了以“强化目标管理,加速学院发展”为主题的教授座谈会、教学基层组织建设专题会、学院青年教师座谈会、各系教师代表和实验中心(两办)管理人员座谈会,虚心倾听基层的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凝练生科文化,开展丰富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如举办“生科畅想”专题迎新文艺晚会、组织参观安源路矿革命圣地、安排教授专家暑期湘西科技下乡活动),筹备生科教工艺术团,走访困难教职工家庭,形成生科特有文化氛围。全院上下现已逐步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面育人环境,真正做到了教职工所做的每项工作都是育人内容,每个教职工都是育人主体,每个教职工言行都是育人标准。

二、落实组织保障,确保“三齐”

(一)领导班子人心齐:学院坚持民主集中制度的原则,在研究和处理涉及学院的重大问题方面,充分发挥学院基层组织、行政例会、二级教代会、教授委员会和党政联席会议的决策作用。学院各项活动都采取了公示、公开和定期通报的制度。学院健全了领导班子联系基层组织制度,学院坚持每个领导分管一个系(中心),5位领导并定期参加各系中心的双周四的业务学习活动。学院成立以来,一直倡导“和谐、发展、求实、创新”的理念,学院班子做事讲究思想统一、分工协作、制度规范,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目标管理为抓手,以提升质量内涵为重点”,保障了学院快速发展。

(二)基层组织人心齐。学院设有5个教学系(实验中心),8个教学科研团队,5个博士学位点,10个硕士学位点,以及3个教工党支部。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通过几代生科人的努力,已经由基础课教学型学院发展成为研究教学型学院。学院充分发挥着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承担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全校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等任务。通过多年不断实践,实现了教学团队、科研团队、专业、学位点和党支部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院良性发展。

(三)师生员工人心齐。学院十分注重调动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并把它作为党政领导班子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注重加强对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和管理,建立了《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领导干部联系民主党派制度》并明确了学院党员领导干部一般每人联系两位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教授、副教授,每学期至少与所联系的党外人士开展一次谈心活动,凝聚了人心。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现有在职在岗人员108人,有4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700多名本科生,是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虽然待遇相对不高,但人人都有落脚点,人人都在讲贡献、人人都想有作为,确保了学院和谐发展。

三、发挥先锋作用,实现“三好”

(一)打造好的师资队伍。通过引进和培养,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2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28人,博士比例达71%。学院以抓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广泛开展“教书育人先锋岗”活动,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争做教书育人先锋,并开展教职工“一对一帮”“以老带新”的帮教活动,有效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并进行定期评比,对表现好的年终通报表彰。2011年,1名教师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奉献奖, 1名教师获校级“十佳教学管理人员”,1名教师获校级“十佳教学实验人员”,1名教师获校级“十佳教学能手”,1名教师获学校第九届青年教工四项全能大赛“英文演讲十佳”、“才艺十佳”。

(二)搭建好的发展平台。学院在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中精心组织、积极参与、主动搭建服务平台,做到热情服务,形成几个有较大影响力科研学术团队,近年来党政领导多次与科研团队一起下基地调研,上有关职能部门介绍推荐团队和项目,学院的科技服务意识不断提高。通过多年的努力,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目前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了2个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1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湖南省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示范实验室、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或实训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6门省级精品课程;分享了学校科研创新平台。

(三)铸造好的工作业绩。2011年,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承担了近6万标准学时的教学工作量,新立项省级教改课题6项、省级大学生和研究生科创项目7项,发表教改论文24篇,出版教材10部;大学生英语过级率和考研率名列学校前茅,此外,有13名本科生直接考取国外大学研究生;发展研究生和本科生党员91名。在学科建设方面:新增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2个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在科研方面: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S9731项,到位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湖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申请专利19项、授权专利6项,品种登记7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3篇、EI论文3篇、专著1部。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续聘芙蓉学者1名、引进神农学者3名。在社会服务方面:今年新建教学、科研、就业和合作办学等基地(点)20余家。学院新立项省级教改课题5项;发表教改论文22篇;2门省级精品课程、通过复查。生物技术系获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层层分解任务 推动学院全面发展

——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目标管理工作体会

 

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广泛收集建议

为确保学院目标管理的完成,院领导定期召开院长办公会议,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研究和处理涉及学院的重大问题方面,充分发挥学院基层组织、行政例会、二级教代会、教授委员会和党政联席会议的决策作用。学院各项活动都采取了公示、公开和定期通报的制度。学院健全了领导班子联系基层组织制度,学院坚持每个领导分管一个系(中心),5位领导定期参加各系(中心)的双周四的业务学习活动。

二、采取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

为确保下达目标任务的合理、公平,对学院的年度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分别与分管领导、各教学基层组织签订责任状,并制订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年终学院对照内部目标管理考核规则对各个部门进行考核,没有完成目标的不参加学校年度考核的评奖评优。年终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对系级单位等级进行评定,从院长基金拿出3万元给予奖励目标加分的教师,按学院加分的多少确定奖励的分值,同样目标任务扣分的按奖励的分值给予罚款,做到奖惩分明。

三、强调质量工程,狠抓各教学环节 ,教学工作取得实效

我院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学院以规范教学为抓手,强化了教学环节和过程检查。学院领导、教学督导团以及教学基层组织的领导对相关任课教师安排了不定期听课,利用每双周四业务学习时期进行剖析和交流,加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风考纪教育、学生工作等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确保教学各环节有序的运行;学院对口安排专人加强职能部门的联系,对完成任务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期通报和反馈,使全院职工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掌握工作进度。

通过系列措施,教学工作取得了实效,新上专业生物安全本科专业顺利通过办学水平评估。国家特色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顺利通过中期检查。动植物检疫与微生物系获得学校优秀教学基层组织,东方2011年度教学工作检查评估中我院再次荣获一等奖。出色完成重点学科验收工作,其中植物病理学科为省级优秀,农药学为学校优秀。植物保护一级学科为省级“十二五”重点学科等。

四、彰显特色,创新机制,搭建好科研平台

学院在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中精心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又获5项,连续三年在学校名列前茅; 2011年学院全年新增科研经费694.3万元。 各类成果奖有重大突破: 2011年,我院教师申报的“酰胺类水田除草剂的植物性安全剂研究与应用”获湖南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戴良英教授等申报“水稻广谱抗稻瘟病基因的克隆与抗病信号途径解析”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了我院科研成果奖的重大突破。2011年我院教师共发表论文118篇,其中SCI论文16篇,一级学报论文22篇,一般期刊论文53篇,国内会议论文17篇,ISTP论文6篇,EI论文1篇。出版著作 4 部。各项工作再创佳绩。

五、积极引进人才,打造一支好的师资队伍

改善现有师资状况,积极引进人才,加强学术交流,引进了一名芙蓉学者讲座教授成小文教授,袁哲明教授被评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11年廖晓兰教授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进行高级访问研究; 黄国华副教授顺利通过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中期考核并到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周小毛副教授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被评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杨中侠副教授博士后出站。

六、全面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设立为民服务争先创优岗,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院党总支坚持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以建设培养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的师资队伍为重点,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动植物检疫系专业教师党员中设立教书育人先锋岗,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教师争做教书育人先锋。在农药学科科技人员中设立科研攻关创新岗,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科技工作者争做科技攻关创新先锋。在学院办公室管理岗位中设立管理服务示范岗,积极引导广大管理服务人员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在学生党员中设立学生党员示范岗学生党员模范寝室,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自我管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七、坚持学生工作安全稳定为原则,逐项开展各项工作

学院围绕学生工作以人为本,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成功举办了英语演讲比赛、08级考研及考公务员经验交流会、学生英语四六级期末考试动员及颁奖大会,营造了良好学习氛围。学院2011年英语四级过级率68.97%,全院动员,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率超过90%

八、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学院凝聚力 ,保证各项工作的实施

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和指导工会围绕学校学院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教工参加篮球比赛、体育运动节等,三八妇女节跳绳比赛获二等奖,女子篮球比赛获甲组第六名。组织了一系列女教职工活动,并为她们购买了女性防癌保险,学院工会还精心组织了妇女同志到休闲农庄庆祝“三八”妇女节。组织全院教职工到灰汤休闲交流等。各种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打造创新实验科创平台  构建多维实践教学体系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教学工作体会

 

一、突出学院IT特色,打造创新实验室科创平台

为适应各专业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信息技术创新人才,信息学院提出“以竞赛促实践,以创新拓能力”的教学思路,即以竞赛项目带动实践教学,建立创新实验室和创新教学团队拓展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以竞赛项目带动实践教学。自2007年启动创新实验室计划以来,信息学院已成立了嵌入式系统创新实验室、ACM程序设计创新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电子商务创新实验室等共12个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以专业王牌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实行专用场地、专门管理,全天候接纳学生,以项目驱动、参加学科竞赛为导引,将学生吸引到实验室,全面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索性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丰富参加实际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经验,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学业深造打下扎实基础。自创新实验室全面投入使用以来,学生在参加各项大赛中屡屡折桂,捷报频传:2010年大学生学科竞赛教师竞赛指导奖获省级以上奖励24项;2011年大学生学科竞赛教师竞赛指导奖获省级以上奖励31项。四年来,在湖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ACM邀请赛、区域赛中,分别取得了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胜奖3项的好成绩。在中法SCILAB程序设计竞赛中,学院0809年两次组队参加,共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在电子设计大赛方面,2009年学生首次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即获湖南省赛区三等奖1项,2010年首次参加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获三等奖3项、优胜奖3项,2011年首次参加“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大赛获三等奖。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项目。信息学院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在创新教育的教学思路引领下,信息学院在创新领域上获得了省级创新实验项目4项、校级创新实验项目8项、2008-2011年科创项目立项23项的骄人成绩。信工08级的刘磊同学开发的基于Web的在线考试系统已在全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中投入使用;信工07级夏淑辉同学和杨洁同学参与开发的超高频RFID产品也投入市场。几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参与科研,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创新思维、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培养,表达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创新实践,以竞促教激发学生兴趣。信息学院在C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的课程实验中引入竞赛机制,从2009年开始采用北大在线评判系统作为实验教学的软件平台,以创新实验室服务器作为硬件支撑,教师精心设计有实际应用背景、难易度不同的题目作为实验内容,学生每提交一道题目就能知道自己的正误和在全校的排名情况,极大提高了学生编程的兴趣,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同样,学生在课外也可通过校园网登录在线评判系统进行课后练习,练习面临的挑战和攻克后带来的成就感激励学生不断创新。这种基于竞赛机制的任务驱动式学习, 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模式,使在网络中学习变成一种习惯。

在计算机导论实践教学中采取“项目团队”形式,学生4-5人一组形成若干个课外团队,每周布置团队任务,对每次的团队任务进行展示、评价、竞赛,突出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知识探索能力、创新和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学院还将竞赛题目融入课堂教学,电子竞赛题目中大都是工业、科研、实验等方面经常用到的电子技术知识,将电子设计竞赛的各类题型分解在上述课程中学习,运用启发式教学,并结合实际应用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强化校企合作IT实训,构建“多维分流”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加强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信息学院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形成和完善出一套“多维分流”人才培育模式,即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和专业素养进行引导分流。

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构建IT类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在学院全面贯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办学方针,与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IT类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校的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在IT类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总体目标的贯彻执行下,信息学院针对师资队伍职业技能培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实验改革、课程设计改革、创新实验室改革、毕业实习改革、就业实训七项具体内容进行优化和改革。根据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与企业联合制订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和情商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划分专业方向和职业定位,将现阶段社会与企业需要的知识、技能融入到培养方案中。

产教结合,建立校企合作实训新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及探索,信息学院形成了“引进资源,在校育才”、“设计外包,校企联动”、“实习外派,企业强化”等一整套新型运作模式,成效十分显著,建成了省级优秀实习基地1个,校企合作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十余个。通过加强校企合作IT实训,同时借助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平台的推广、校企合作共建等方式来强化产学结合,利于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具有熟练应用能力和多项社会就业准入资格,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强化学科建设 提升质量内涵

——资源环境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体会

 

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教育已有较长的历史,目前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已初具规模。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弘扬“教学—科研—科技服务一体,本科—研究生教育联动,培养强实践-善创新人才”的办学特色。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科学研究,推进科技创新,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院在2011年学校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中,荣获“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院单项先进单位”,这是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在学校党政、研究生处和改革发展处等领导的指导下,经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所取得的荣誉。

一、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作用

学院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紧抓学科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包括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研究生创新工程立项与实施、新增学位点申报与评估等工作。2011年,省级重点学科“植物营养学”通过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评估验收,结果为优秀。在湖南农业大学“十一五”重点学科验收检查评估工作中,“土地资源管理”、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土壤学”四个校级重点学科通过验收,其中两个学科获得了优秀。在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学院积极组织、统筹安排、全力以赴、协调合作,成功获得了“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与人文院合作)三个省级重点学科。配合生科院成功申报了“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通过验收的还有农田污染控制与农业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植物营养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普通高校环境与资源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环境工程省级特色专业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院长期重视学科建设,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不断积累和培育的效果,也为学院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学术影响起了带动作用。

二、强化服务意识,扎实开展研究生教育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院强调“服务、规范、务实、高效”四个关键词。要求管理人员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为师生服好务,让师生在舒适满意的环境中从事“教—学—研”活动。同时,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严格规范工作程序,积极参加研究生处组织的各项活动,扎扎实实开展工作。2011年获得了2篇省优硕士学位论文、1篇省优博士学位论文;获得6项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获得1项全国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用书建设项目等。在2011年学校研究生学术活动节中,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投入精力和财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组织了8场学术报告,组织研究生提交参评优秀学术论文33篇、申报专利成果2项,举行了3场研究生学术论坛,整个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对丰富研究生学术气氛、增强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明确责任,完善激励机制

学院在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时,根据学校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及学校下达学院的目标任务,针对学院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对应的办法,将具体任务分解到每个学位点和导师,明确责任,分别制定工作计划和任务书。将下达学位点与导师的研究生教育经费,与目标考核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学院还按目标管理同步进行年终分配办法改革,完善激励机制:获得目标考核加分者奖励500/分;目标考核被扣分者罚300/分;在教学运行与管理中被学校通报批评者罚300/次;因工作失误被学院通报批评者罚200/次。此办法已实行两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跟踪分析总结,及时解决问题

在平时工作过程中,学院领导和管理人员随时跟踪和把握主要目标任务运行情况,实时协调运行状态,保障目标任务按计划实现。每年秋季学期开学之后,学院组织目标考核阶段分析,按照学校下达任务,统计运行和落实现状,分析问题,预测年底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力争年底完成任务,取得好结果。年终学校发布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之后,学院及时将考核指标体系对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提交分析报告,组织相关人员综合诊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分析比较,发扬优势,发现问题和不足,剖析问题的根源和困难,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办法。次年春季学期在教职工大会上通报目标考核及其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表扬和批评,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和新的目标,调动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问题与不足

总结2011年,研究生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课程教学环节有失误(4人次未正常上课或学生到课率不高);研究生就业率和学位论文盲审合格率有待提高(2011年初次就业率82%、年终就业率98%;论文盲审合格率84%(要求达到90%))。为此,学院制定了整改措施:制定研究生课程教学秩序与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在严格维护课程教学秩序的同时,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试行导师责任制,提高研究生就业率;组建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是目标考核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建设研究教学型学院具有积极的意义。认识到位,领导重视,强化措施,客观诊断,求真务实,是做好目标管理工作的关键。2012年,在学校提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形势下,学院计划申请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单位,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学科竞争力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加强目标管理 推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园艺园林学院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体会

 

一、科学制定科技工作的奋斗目标

园艺园林学院制定了科技工作的奋斗目标:发挥学科专业的优势,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科技进步促进学院事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建设好科技平台,国家级科研平台“植物功能成分分析”和“柑橘改良中心”以及省级科研平台“马铃薯工程中心”和“瓜类研究所”科研设备齐全,经费充足,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为老师发表论文、申报成果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利用各种措施鼓励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积极培养、引进优秀学术人才,建立创新团队。新引进人员如柑橘中心卢晓鹏博士,马铃薯中心黄科博士,植物功能成分分析中心林勇博士,分析测试中心陈辟博士,都成功申报了国家基金,发表了SCI论文。

三、学院配合各个科研平台,积极向学校争取政策支持

学院对于各个科研平台所有专职科研人员的福利、年终待遇等均按学院标准发放;此外,还制定了学院科研奖励条例,对老师发表的论文、获得科研项目、品种登记、专利、成果等给予奖励。

 

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切实完成目标管理任务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体会

 

2011年人文学院积极努力,扎实工作,认真完成了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管理任务,在考核中被评为“师资队伍建设”单项先进单位。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校下达的目标管理任务。针对“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管理任务指标,学院领导认真分析目标值,核对教师当量数,查找存在的差距和难点,商议应对策略。

第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完成目标任务。前两年,专任教师博士比例总是达不到要求,为此,学院一方面实行“博士化工程”,即经学院批准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职工,凭博士录取通知书给予2000元的奖励,取得博士学历学位(双证)后给予10000元奖励。推动了5名教师考取博士、5名教师预读博士。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在读博士情况,重点做应届毕业或推迟毕业的博士生工作,督促其写好毕业论文,搞好论文答辩,2名教师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从而较好地完成了专任教师博士比例指标。

第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学院近两年来制定和完善了《人才队伍建设暂行办法》,推行了“优秀青年教师培育工程”、“硕导工程”和“教授工程”,为老师们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平台,因此,1人入选湖南省“12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1人进入第三层次人选;1人成为学科带头人;1人成为国内访问学者。

第四,扩大招生,增加学生基数。往年学院每年招生只有180人左右,2011年扩招到231人,大大提高了专业生师比。

 

突出抓重点 做好科技管理与服务工作

——科技处目标管理工作体会

 

一、突出抓“四重一体化”建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要平台、重大重点项目的“四重一体化”建设,是高校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校重点围绕重点学科、重点人才和重要平台,加强重大项目顶层设计和运作,促进跨学科、跨学院的学科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共享与整合,组织大团队、开展大联合,精心策划并成功主持了一批重大项目。如:省科技领军人才熊兴耀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瞄准国家能源安全重大战略需求,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平台,整合跨学科、跨学校的学科资源、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加强生物质能源领域重大项目的顶层设计和深入研究,开展省内外大联合,牵头承担的“薯类燃料乙醇及生物柴油转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区域专项资助,经费达2793万元,成为我校历史上单个项目获资助经费最多的项目。在此基础上,将研究领域拓展到纤维类植物、非食用草本油料植物等生物转化研究领域,形成了从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到产业化开发的创新链条,使生物质能源研究成为了我校新兴的科技创新品牌。目前正在整合力量,组织申报“能源植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已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突出抓产业创新链构建,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整体实力

构建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产业化开发研究的全产业科技创新链,不仅是国家新时期赋予高校的历史重任,更是高校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校把打造产业创新链,作为学校科技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重点围绕我省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需求,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构建产业技术链,提升产业价值链,促进了学科融合与协调发展。如:官春云院士领衔的油菜科研团队,近年来针对南方冬闲田利用、双季稻区多熟制要求及油菜产业化发展需求,推进技术创新链的构建,把研究领域从油菜多用途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拓展到机械化生产和油脂深加工等领域,形成了油菜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创新链,有力地支撑了我省油菜产业化发展。“十一五”期间,联合相关优势单位和企业,争取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省长专项、省重大科技专项等11个项目和课题的资助,争取到经费近4000万元,极大带动了我校农业机械、食品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在“十二五”国家科技部农村领域首批启动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我校农业机械、油脂加工等相关项目首次进入了国家计划,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又如:省科技领军人才刘仲华教授为首的团队以茶叶研究为突破口,逐步拓展到园艺植物、药用植物等特色农林植物资源,形成了集优异资源挖掘与创新、功能成分富集与调控、功能成分提制、终端产品开发及产业化于一体的研究开发体系,其终端产品延伸到生物医药、生物饲料、生物兽药、生物农药和功能食品等五个领域,成功组建了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带动了我校果树学、茶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等学科的融合发展,奠定了我校在植物资源利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在“十二五”第一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4个项目相继在国家科技部农村、社会发展、国际合作等领域获得资助,经费近3000万元,为我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特色研究领域打下了基础。

通过打造创新链,目前,我校已初步形成了以植物生理生化、遗传学、生态学、农业微生物学等为基础,以作物学、果树学、茶学、畜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等传统优势学科为核心,以农业工程学、生物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为配套支撑的学科支撑链。

三、突出抓国际科技合作,着力拓展科技创新空间

我校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以重点学科、重要平台为载体,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大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水稻科研领域,我校通过引进长江学者、芙蓉学者王国梁、彭少兵教授,推进实施PI制(课题组制),设立基因组学、分子育种、新品种选育、栽培生理等不同课题组,着力培养创新骨干,带动建立了从优异资源和基因资源挖掘、分子遗传、常规育种、杂交育种到转基因育种一体化的水稻育种科研大团队;建立了从光合生理、营养生理技术研究到耕作制度技术集成与示范于一体的水稻栽培科研大团队。相继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和课题30余项;“水稻C815S的选育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分别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和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又如:我校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平台,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等建立紧密型合作,合作完成的“马铃薯全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实现了我校首次在《Nature》上署名发表文章的历史性突破。

近三年来,我校每个省部级以上的创新平台,每年派遣了2名以上的青年骨干到国外大学或院所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每年有1-2个项目获得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计划支持。国际科技合作已成为我校拓展科技创新空间,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突出抓产学研合作,着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一直把服务“三农”、服务社会摆在突出位置,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不懈追求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互融共进。20世纪80年代,配合全省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我校积极投入到“洞庭湖综合治理”、“湘南开发”等主战场。20世纪90年代,我校连续派出科教兴农服务队和科技副县(市)长,开展科教兴农和“星火科技西进示范工程”建设。进入21世纪,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校为了更好地发挥在服务“三农”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在总结几十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双百”科技富民工程。2005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启动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工作。

进入新世纪来,学校通过重点实施“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建设和科技特派员工作,已在全省14个市(州),布局建设了109个科技示范基地,相应组建了由专教授牵头、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大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服务小组或科技特派员团队。以基地对接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以农业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新模式,不断推进我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和农村农业发展的紧密对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加强与高端企业的横向联合,构建产学研结合大平台。我校通过基地建设,加强产学研结合,与湖南中烟公司、湖南烟草公司共建了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同时与云南烟草系统相关企业开展了广泛战略合作,打造了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高端研究平台;研究领域由烟草农业,逐步拓展到烟草工业与烟草经济、烟草政策等相关领域,全面提升了支撑烟草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近三年来每年到账科技经费达4000多万元。二是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以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茶叶加工专业分中心和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依托,我校与省茶叶总公司、省茶叶研究所、全省各茶叶相关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建立了全省茶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我省安化黑茶、桂东玲珑茶、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等一批茶叶品牌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几倍甚至十几倍,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为我省茶叶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是加强与地方政府高端对接,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我校以基地建设为平台,先后与娄底、益阳、株洲、湘西自治州等8个市(州)、20多个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2007年我校与长沙市人民政府联合启动实施了“长沙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百村百名大学生培养计划”,为长沙市培养直接服务“三农”,“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农村建设科技骨干、科技致富带头人和村级干部后备人才。如近年来,我校选派了10多名科技副县长、派遣了近100名省、市科技特派员,下到地方、下到基层,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科技特派员产业链,扶持和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培育科技致富典型,促进地方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五、突出抓管理创新,着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

(一)完善激励政策和机制。重点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以科技工作业绩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政策,新出台了《湖南农业大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把科研工作的质和量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学校分配体系。同时,还加大对重大项目、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论文、专利的奖励。

(二)加强对科技发展的咨询与指导。学校成立了科技工作督导团,制定了科技工作督导团章程,加强了对学校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和宏观思考,为学校科技发展决策发挥了重要参谋作用。

(三)强化管理考核。对各学院的科技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学校每年与各学院签订科技工作任务书,年终按任务书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学院的收入分配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对在研科技计划项目大力推进科研合同制管理。我校承担的每个科研项目都要以合同的形式,明确项目主持人与参与人的权利与义务,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实行“问责制”、“问效制”。

 

推行目标管理  强化服务意识

——宣传部目标管理工作体会

 

一、领导高度重视  责任分工明确

宣传部领导高度重视目标管理工作,先后多次召开处、科级干部会议和全体员工会议,讨论和布置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各项任务。年初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对各项工作进行分解。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制定《湖南农业大学宣传部目标管理任务书》,并按照任务书内容进行工作任务分解,把工作任务下达到各个科室和人员,明确了各自任务和责任。

二、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管理效率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宣传部加强了制度建设。宣传部先后制定了处级干部责任分工、宣传部主要职能职责、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出勤考核制度等十多项工作效能制度,并制作后悬挂在墙面上。加强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作风建设,有效推进党支部建设。加强学生记者的教育与管理,出台了《学生记者中心记者考核条例》。

三、奉守奉献精神 坚持团结协作

为了迎接学校建校60周年校庆,在长达一年多的校庆筹备工作中,宣传部全体职工坚守岗位,勤奋工作,超负荷运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在校报、广播电视、橱窗、网络和外宣等方面加强了对学校校史和60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了宣传报道。暑假期间,一直坚守工作一线。精神饱满,秉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兢兢业业,团结协作,加班加点,深入活动现场与领导、嘉宾、校友和师生零距离广泛接触,开展摄像摄影采访等各项宣传报道工作。宣传工作任务繁重,牵涉到全校宣传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加强了与全校各部门、学院以及相关公司的工作联系协调与沟通服务,顺利完成校史馆建设和宣传片的拍摄工作,优质完成了学校画册和校报的出版以及外宣专题文章的修改和刊发工作。2011年,宣传部全面完成了目标管理规定的目标任务,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20092011年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级“书香校园”、《湖南日报》发行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忠实履行职责  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校长办党委办目标管理工作体会

 

一、协助学校落实好“三大工程”任务

一是协助校领导,主动加强与农业部和省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认真落实省部共建有关协议条款,推动学校在更高层次、更高平台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二是确保在湖南省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重点的“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中的优势;三是完成了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专项资金1850万元。

二、参与完成好学校重大、中心工作任务

一是在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两办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地做好了校庆系列活动的组织、协调、联络和督促,有关领导讲话文稿和庆典文稿的准备、校友和嘉宾的接待、校史编写等各项工作。其中还承办了作为校庆系列活动重头戏的“全国高等农林教育校(院)长联席会第十一次会议”的整个会务工作,为60周年校庆的圆满成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是按期完成迁坟任务。按照学校要求,如期完成了7座私坟的外迁任务。

三是承办了全国农林水高校办公室主任协作组第八次会议。

四是协助做好了《湖南农业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并协助制定了《湖南农业大学章程》。

五是牵头做好了党务、校务公开工作。建立了“党务公开网”、“校务公开网”等专题网站,制定了推进党务、校务公开的有关文件,促进了学校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加强办公室二级网站建设,经常更新网站内容,发挥好办公室网站的宣传窗口作用。

六是配合资产处积极做好我校土地转性工作,协助科技处做好“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各项申报和协调工作。

七是认真抓好公开承诺、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等各环节工作,做到创先争优和本职工作、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八是加强对全校办公室系统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利用两办承办全国办公室主任协作组会议的机会,要求全校学院办公室主任参加会议,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办公室的先进工作经验和好方法、好做法,努力提高学院办公室的水平。

三、热情高效做好各项本职工作任务

(一)热情做好综合管理和接待工作。除了日常的公章管理使用、校领导活动安排、公用经费管理、来客接待、合同审查、厅干体检、机构代码年检等工作外,集中精力做好了60周年校庆联络、接待、会场布置等工作。

(二)高质量完成学校各类公文处理。截至11月底,共制发各类公文489个,签收、传阅上级来文1000 余份,收集整理归档各类文件500件。配合学校中心工作,撰写了60周年校庆校领导致辞、部委领导致辞及教育部、农业部、省委、省政府贺信等有关文稿;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省审计厅对校长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并撰写了湖南农业大学校长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撰写了入编《湖南教育年鉴》、《湖南年鉴》、《湖南党委工作纪实》等的材料以及省市各级领导来校检查指导工作的汇报材料等等。完成了60多万字的《湖南农业大学年鉴》编辑校对工作。

(三)认真做好统计、信息和资产管理工作。完成了2011年《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学校基本条件汇总及分析》等报表的填报工作;审核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分规划的所有数据;为学校建校六十周年校史提供六十年以来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数据;牵头申报了湖南省高校“两型”校园创建及评优、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等工作;参加省委、省政府组织的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配合审计厅审计组完成了对周清明校长十年任职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

(四)加强督查,提高学校决议决定的执行力。对2010年学校中心工作、党政联席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的决定决议完成和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撰写调查报告上报学校领导;关注2011年学校中心工作,跟踪了解校庆筹备、迁坟、“十二五”规划、党政联席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决定决议等工作进展;对“名特水产研究中心”擅自使用“湖南农业大学”名称等领导批示以及师生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专项督查;参加学校公务用车专项治理等工作,负责填报学校公务用车自查表;参与学校效能督导团日常和年终效能评价工作。

(五)落实责任,加强学校保密工作。按照湖南省国家保密局和省委保密委员会的要求,按期做好了2010年保密文件的清退销毁工作;按照省保密局的要求,对全校所有涉密部门和场所进行了一次专项保密自查,学校被评为全省保密工作先进单位。

(六)继续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完成了数字化校园二期工程建设和数字化校园三期工程招标工作;实现了农行卡与校园卡圈存无缝对接;全面启动校园信息门户,统一数据中心的软件建设;通过“以网养网”的方式完成芷兰学生公寓区网络改造,进一步提升芷兰学生公寓区上网质量;完成了办公区网络核心设备的更换和校内DNS服务器平台建设,减少因电信运营商DNS故障导致的大面积无法上网问题;网络中心被教育厅评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

(七)做好档案的规范管理和利用。进一步修订完善《湖南农业大学档案工作管理条例》和《湖南农业大学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档案接收关注学校重大活动,建立了60周年校庆专题档案;建立了入学时间2009年至今的所有毕业生转递信息库。将学校教职工2990卷职称业务档案进行了全面移交和整理,对应纳入归档范围的材料全部归档,提高了归档的完整率。

(八)严格审查,维护学校利益。法制办对以学校名义对外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等进行严格审查,并参与协调重大涉法事务,充分利用各种法律手段,最大限度维护学校利益。

(九)切实做好领导和教职工赴京的服务工作。协助学校有关部门,为学校重大科技项目争取、省部共建事宜的确定、建校60周年校友的邀请,以及其他教职工赴京办事等做好服务工作。

(十)加强与滨湖社区的沟通与协调。协助社区加强居民法制教育和做好安全维稳工作,为滨湖社区的居民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融洽的大家庭环境。

 

目标引领工作  项目带动提升

——校团委目标管理工作体会

 

一、让每位员工朝目标冲刺,而不是跟领导走

一个高效的团队,其成员每天都在朝自己的目标努力,而不是跟着领导走。团委坚持“指引一个方向,确定一个目标,带领一群人全力以赴”的建设思路,不断培养员工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意识,不断提升员工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执行能力。

(一)确定方向,建立团队目标。每学期期初,召开全体成员务虚会,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讨论重点工作和主要目标。目标必须满足SMART原则,即: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到的(Attainable)、有相关性的(Relevant)、有明确截止期限的(Time-based)。

(二)明确分工,实施目标分解。根据职责分工,将团队目标分解到每位员工头上,对每位员工的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并在任务执行前、执行中、执行后强调汇报、沟通和反馈。

(三)制定计划,强化时间管理。每位员工制定学期工作进度表,并制定周工作计划,明确每周具体事项及目标进度。每周一上午,召开全体会议,每位员工针对上周任务完成情况、本周主要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讨论,最后负责人进行整体部署和协调。

二、把重点工作当项目实施,而不是简单完成

项目管理,就是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设计、管理和总结,从而形成该类工作的一般规律、共同经验和运作机制的管理模式。团委坚持“以项目管理带动水平提升”的理念和思路,针对重点工作,采用项目管理模式,在理论上注重系统设计,在实践中注重机制构建,在总结时注重形成经验,推动了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实效。

2年来,共立项工作相关的项目14项,其中省级8项,校级6项。项目管理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团学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年来,1项成果获中央领导批示和教育部思政简报刊发;1项成果获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优秀奖;获全国性集体奖7项;全省性集体奖8项;《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对团学工作进行了8次报道,其它媒体进行了300多次报道。

 

健全“四个机制” 落实“四个确保”

——改革发展处目标管理工作体会

 

2011年,改革发展处认真贯彻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紧贴实际,建立健全“四个机制”,落实“四个确保”,在责任意识上求强,在责任分解上求细、在责任落实上求硬、在责任考核上求真,目标管理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一、健全组织保障机制,确保任务分解到人

年初,根据改革发展处本年度工作要点和目标任务,将全年任务分解为几大类若干项具体工作任务,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实行分口负责。完善改革发展处AB岗工作制,明确两位处领导的分管范围、两位干事的任务范围。坚持谁主管、谁负责,明确正、副处长对分管范围内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通过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落实,使每一位责任人感到肩上有担子、心中有压力、工作有抓手,切实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局面。

二、完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任务完成进度

责任分解是前提,任务落实是关键。任务落实不好,责任分解就会失去意义。2011年改革发展处承担了大学章程制定和学校规划编制两项重大工作。这两项工作涉及领域广,要求成稿的时间紧,严格分工各负其责、确保工作进度,是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前提与保障。为此,改革发展处在落实上下工夫,在执行上做文章,采取动态管理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推动任务落实。

(一)科学计划,分段实施。年初召开任务分解会议,将总体任务化解为阶段性任务,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形成了全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段抓一段、段段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湖南农业大学章程》制定工作自2010年上半年启动,历时1年多,前后十易其稿,经历了考察调研、文献研究、文本起草、专家咨询、征求意见、教代会审议、党委审定、教育厅核准等十个阶段。在章程学习贯彻工作中,又经历了章程委员会章程的起草和发布、学校章程委员会组建、配合进行制度“废、改、立”等工作阶段。学校“十二五”规划体系包括《湖南农业大学“十二五”规划》、8个专项规划、19个学院规划,2011年的规划编制工作经历了文本初审、征求意见、专家论证、修改完善等4个阶段。在规划贯彻实施过程中,又经历了规划任务分解,规划学习组织、规划媒体宣传等工作阶段。目标管理工作在实施三年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相关工作经验,2011年经历了工作调研、方案修订、二级单位2011年的目标任务确定、目标管理任务书组织制订及签署、目标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目标管理数据收集核对与汇总公示等数个阶段。为确保各项任务在各个阶段圆满完成,改革发展处在拟定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实行目标任务月分解制。每月初根据该阶段目标拟定本处月度工作计划,严格规定任务完成时限,布置开展本月工作,力求使目标任务更加明确、操作程序更加规范。

(二)认真问责,研究重点。每月末召开例会,责任人需在例会上总结上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对未按期完成的进行说明。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讨决定的原则,采取重点问题专门研究,紧急问题即时研究,疑难问题反复研究的办法,逐个解决,攻克难关。

三、建设合力机制,确保任务执行合力

(一)党委领导,及时汇报。在章程制定工作启动、提纲确定、草案修改、征求意见、审议通过和呈报审定等关键时间节点上,党委召开了七次专题会议,及时听取汇报,研究重大问题。规划编制过程中,党委召开五次专题会议,听取起草工作汇报,讨论规划架构,审议规划文稿,作出重要指示。

(二)协调并进,布置落实。适时召开有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共同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规划起草过程中,从文本起草工作的全面启动到学校党委审定的半年时间里,共召开9次全体会议、50多次工作小组会议,对“建议稿”反复修改,先后改稿30多次,重大修改7次。

(三)民主集中,科学决策。广泛吸取民智,进一步提高大学章程、学校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参与度,51223日,组织召开教代会与教职工代表、离退休老同志代表、统一战线人士代表、学生代表以及学校教授委员会、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负责人8场大学章程意见征求座谈会,162名代表参会并提出意见和建议234条(次);411419,组织召开7场“十二五”规划意见征求座谈会,180多名代表参加座谈并发表意见。

四、建设长效分析机制,确保总体思路清晰

开展科学有效的分析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也是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的重要途径之一。改革发展处坚持建设长效分析机制,将分析研究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章程》起草过程中,本处搜集研究了38件法律、84件法规和行政规章、9件重要文献、100余所国内外大学的章程文本、50多篇研究论文,对各校章程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参与“湖南省教育强省改革试点项目”项目申报和研究,开展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十二五”规划起草过程中,改革发展处全面摸清“十二五”基础数据,深入19个学院开展调研,对全国15所农林类高校和湖南省10所高校规划样本进行研究,形成《湖南农业大学“十一五”发展研究报告》。目标管理方案修订过程中,改革发展处全面总结目标管理工作经验,深入分析调研意见,形成了《目标管理研究报告》。                          

 

围绕中心 扎实开展“创先争优”

构筑坚强堡垒 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组织部目标管理工作体会

 

2011年,校党委组织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努力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工作成效明显,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内容;协调组织开好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明确方向;在毕业生党员中开展“加强党性修养,书写美好人生”培训;加强对预备党员的后续教育和培养,指导二级学院通过上党课、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进行理论教育和感化教育;围绕建党90周年开展“党史党情”宣传教育。

(二)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在总结学校长期坚持年度党建评估的基础上,出台了学校党总支(分党委)、支部的《年度评估量化指标体系》;为24个党总支(分党委)及116个教工支部征订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举办了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全校各基层党支部委员520余人参加了培训;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党员发展和组织管理。加强发展党员的宏观管理、分类指导和材料审批,全年共发展党员2843人(其中教工22人);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5期, 4266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培训;认真做好党费的收缴、使用、管理;及时做好党员特别是毕业生党员党组织关系的接转;加强了党员信息库的管理。

(四)发挥银色人才优势,充实党建工作队伍。聘请18名离退休老党员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协助各学院做好党员发展和培训工作,缓解了专职党务干部特别是组织员数量不足的矛盾,同时为老同志在学校党建工作中发挥余热提供了平台。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  

(一)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提升干部工作水平。认真组织在职的副处以上干部参加湖南省干部教育网络在线学习,编印了在线学习心得汇编,被评为“湖南省干部网络在线学习先进单位”,4人被评为“优秀学员”;组织50名在职处级干部参加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远程培训国家级示范班学习;组织党总支(分党委)书记和党群部门负责人外出考察学习;完成干部调训任务15人次,选派了4名校级干部参加省委党校厅干班、青干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管理创新师资培训班学习,11名处级干部参加省教育工委党校处干班、青干班培训学习。

(二)落实干部考核和测评,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组织干部试用期处、科级干部试用期满的民主测评、转正考察,有49名处级干部、125名科级干部正式任职;完成处、科级干部微调和公开选拔工作,共提拔处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7人,免职4人;认真组织2011年度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年终民主测评和创先争优群众评议工作,组织处级干部提交2011年度个人有关事项报告。

(三)协同完成干部选派和十八大代表候选人推荐工作。2011年共选派科技特派员38人,2名同志赴县挂职科技副县长,学校被评为2010-2011年度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16名同志被评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会同招生就业指导处做好2011年选调生、大学生任村官的推荐、选拔工作, 112人入围选调生考察、136人入围大学生村官考察;完成了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的推荐工作,我校石雪晖教授被推选为湖南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

(四)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干部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务工作例会制度,不断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修改和完善了干部聘用办法,规范干部管理;严格执行《中共湖南农业大学委员会党务公开暂行办法》,落实和保障了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

(五)创新工作方式,密切联系群众。部门通过走访、约谈、设立电子邮箱等形式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及时、准确把脉基层动态;通过组织部工作网络平台全面推行部务公开,增强了组织工作透明度。

三、统筹部署,拓展载体,扎实推进“创先争优”

(一)统筹部署,有序推进。拟定、印发了《湖南农业大学创先争优活动2011年工作要点》、《关于做好2011年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工作的通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以抓好 “公开承诺”、“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环节,把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活动规律化;通过20115月的全面督查,完善创先争优规章制度,探索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二)浓郁气氛,抓好典型引路。充分利用校报、校广播电台、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媒体对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广泛、及时宣传报道;抓好全省高校学习型党委示范点和学习型党的基层组织示范点创建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组织党总支部(分党委)评估、党支部考核和党员民主评议,表彰先进,进一步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三)推进党建创新创优,增强党建工作活力。开展党员示范岗建设活动,指导二级党组织结合实际设置院级党员示范岗,引导教师创设“教书育人先锋岗”、“科研攻关创新岗” ,管理人员创设“管理服务示范岗”,学生党员创设“学生党员示范岗”和“学生党员模范寝室”;积极开展 “三亮、三比、三评、三创”为民服务活动,将创先争优活动与提高教书育人质量有机结合。开展了集党员民主评议、党支部工作考核、党总支部(分党委)工作评估和创先争优为一体的“党建先锋工程”,1个分党校被评为全省高校先进分党校;1名共产党员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4名优秀教工党员、25名优秀学生党员受湖南省教育工委表彰;3个党总支(分党委)、支部的项目获全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奖;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高校党建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中获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四、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一)开展“学习型”部门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坚持每周一次的学习制度,积极开展党建工作研究;坚持每月一次的部务会制度,月初归类梳理上一个月的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时限要求;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分工协作、民主决策;强化组工纪律,提高廉政意识。

(二)统筹做好其他工作,服务学校发展。抽掉专人参与学校校庆筹备,及时完成了校庆筹备所需各种资料、图片的收集和整理任务,协助校庆工作领导小组圆满完成了校庆庆典大会各项工作;抽掉专人参与学校迁坟工作并顺利完成目标任务;热情接待来人来访,及时、高效、准确处理服务对象的投诉。

 

围绕目标体系 扎实开展纪监工作

——纪委监察处目标管理工作体会

 

一、围绕目标体系,狠抓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突出目标管理的科学性

紧紧围绕目标管理体系,认真履行纪检监察工作职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修改了《湖南农业大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制定了《2011年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分解意见》,调整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对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作出了调整,明确党委书记和校长不再直接分管干部、人事和财务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正职监管、副职分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年初在学校党务工作例会上,纪委书记周仲文传达了2011年度全省和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并提出了2011年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思路。6月份召开的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刘强对全面落实我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二、围绕目标任务,狠抓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突出目标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把廉政教育工作放在队伍建设重要位置来抓,秉持高效务实,力求实效的原则,以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开创了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根据目标管理任务,今年6月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坚持执政为民理念,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主题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月活动,组织了全体校领导及各单位正处级干部参观了“法治、责任——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湖南巡展”、组织科级以上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一系列活动,收到了显著成效,大大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廉政意识。

三、围绕目标落实,狠抓监督检查工作,突出目标管理的实效性

切实加强“三重一大”监督检查,参加了处科级干部提拔转正、职称评定、管理人员聘用、基建(维修)、物资采购、各类学生招生考试及录取等方面的监督。制定并实施了《湖南农业大学贯彻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10月初,针对《廉政准则》执行情况,对全校24个党总支部(分党委)的学习教育、自查自纠、整改落实等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并有针对性地对各单位进行指导,提出整改和建章立制的意见。

 

明确目标任务  落实目标责任  工作成效显著

——研究生工作处目标管理工作体会

 

 2011年研究生处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

 一、制定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

研究生处年初认真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中心、以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制和六十周年校庆为契机,将提升学科内涵,优化人才培养类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扎实做好研究生招生与就业工作,大力实施研究生人才培养创新工程,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等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时间安排表。

二、落实目标责任,扎实推进工作

为做好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修订和年度目标任务分解,研究生处多次组织相关校领导、学院分管院领导、研究生处管理干部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学校目标管理实施方案,深入分析和研究2011年目标管理任务,广泛进行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充分进行交流。将各项具体任务分解到处领导、各科室,分解到各相关学院,确保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研究生处每月坚持出1期工作简报,每月召开1次处务会议,对上月工作进行总结,对下月工作进行安排布置,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工作成效显著

2011年我校被评为“十一五”湖南省学科建设先进集体、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集体、湖南省2010年度招生考试先进单位,研究生处党总支获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新增了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省级重点学科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的支持,到位专项经费1000多万元。2011年共录取各类研究生1364人,比2010年增长12.26% ,各类研究生招生增幅均超过湖南省和全国的平均增幅。人才质量稳步提高,4篇博士论文和11篇硕士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1篇论文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优秀论文。科学合理地制定了“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规划,圆满完成了迁坟任务,收集、完善了研究生校友信息。成功组织了2011年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生物技术与农业产业化分论坛、湖南农业大学第十届研究生学术活动节。2011年被学校评为目标管理“突出绩效奖”。

                                                                                   

 

(编辑:曹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