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大:走出人文社科学术量化考核困境

时间: 2010/08/13   作者:   点击:

10年不发一篇论文也能当教授?杭州师大将实行学术代表作评价制度和知名同行评议制度——

走出人文社科学术量化考核困境

 

凭一篇论文就能评上教授?院长提名,不经评审,可以直接聘教授?10年不发一篇论文,教授头衔也能保持?普通讲师,可以直接晋升为教授……《杭州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振兴计划指导意见》日前出炉,标志着一个不唯数字论的人文社科学术评价新体系的产生。

 量化考核困境催生人文社科振兴新计划

  当前,国内人文社科评价制度更多的是依托类似自然科学的一些量化指标。这些量化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少文章,出版过多少著作,获得多少、什么级别的学术奖,承担了多少、什么级别的研究项目等,与之配套的制度是重奖激励。

  但这种以数量为主要考核标准的学术评价制度,导致很多人文社科研究者只求著作数量不求质量,其症结在于没有一个合理的方式来评价学者的学术水准和学术贡献。

  长期以来,杭州师大在音乐、美术、中文、历史、教育等学科专业上有着较强的实力和雄厚的师资,2009年和2010年,学校连续两次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均居浙江省第二。但在当前高校以量化指标为基础的竞争背景下,以人文社科为优势学科的杭州师大面临着科学发展的困境与挑战,重建一个科学的人文社科评价体系成为迫切需要。

  今年5月,在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报告上,该校党委书记崔鹏飞明确提出了学科差异化发展和提升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品牌学科战略,旨在建立符合人文社科自身特点的发展考评体系与学术环境,培育大师精品。

  杭州师大校长叶高翔作为一位物理学教授,敏锐地看到量化考核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桎梏效应。他提出,要在学校营造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最肥沃的土壤和最佳生态环境,并亲自主持了这项人文社科振兴计划的构建工作。

  实行学术代表作评价和知名同行评议制度

  今年7月,围绕振兴人文社会科学这一宗旨,杭州师大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其中构建全新的人文社科评价体系,更成为振兴计划的最大亮点。

  ——构建有数字论,不唯数字论的符合人文社会科学规律的学术评价体系。学校将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由各学科教授民主推荐,并报校人文社会科学振兴计划领导小组批准。杭州师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核心是有数字论,不唯数字论,对高端人才,打破按年考核的常规学术评价和考核标准,根据其累积和持续的学术影响,实行学术代表作评价制度和知名同行评议制度;对艺术类学科,要充分尊重其学科属性,制定有别于其他人文社科类学科的考核政策和标准;对学术贡献突出的青年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给予低职高聘待遇。

  ——创新管理模式,成立直属学校的国学研究院,试行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特区。在这个特区里,以本校高水平学者(包括离退休资深教授)和柔性引进的双聘高端学者为主要力量,营造具有肥沃土壤的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与发展示范区。

  ——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特聘教授岗位。在学校常规岗位聘任的基础上,专设人文社会科学特聘教授岗位,特聘教授不再需要通过传统的需要多少论文著作等量化来评定,而改由直接提名。特聘教授提名办法是:学院院长等直接提名,而现任学院院长、部门负责人中若有符合特聘岗教授条件者由校长直接提名。

  叶高翔表示,此举旨在从学校内部或者海内外招募一批不论身份、不论前期成果、潜心于创作的人,他们可不受常规的论文、课题、科研经费等考核指标限制,学校只希望他们再创造出一部可以为后人永远流传的《红楼梦》或《梁祝》。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我们既要有渴望出现一位大师的期待,也要有允许一百位努力者失败的胸怀。叶高翔说。

  著名学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徐岱教授说,杭州师大这一创举是对人文社会科学出大师、出精品的有力支撑。

  营造鼓励创新的学术环境

  尽管细则还没实施,但人文社科振兴计划的出炉,已在学校引发强烈反响。学校成立了校长叶高翔亲自领衔的领导小组,浙江省民国史研究专家袁成毅教授受聘专项负责该计划的实施。

  据悉,这项计划还将通过资金与体制机制建设,确保人文振兴计划得到有效实施,并在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学术梯队与发展基础。为此,该校将从杭州市拨学科建设经费中划出总额1亿元用于人文社会科学振兴计划。

  “青年人文社科教师也非常重要,他们将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基础。袁成毅说,杭州师大将在未来5年内积极引进和重点培养300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或其他具有学术发展潜力的人文社科青年教师,同时通过项目带人的方式,为教授们配备秘书,让年轻人在工作中迅速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通过营造符合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学术生态,倡导优良学术风气。既鼓励大胆创新、异想天开,又提倡严谨求实、踏踏实实,以最大的努力,营造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最肥沃土壤和最佳生态环境。叶高翔说。

(摘自:《中国教育报》  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倪洪江 孟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