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从教学改革入手突破人才培养瓶颈

时间: 2010/11/10   作者:   点击:

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以“三个中心” (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为主要特 征, 仅适应于培养继承性人才, 不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

从教学改革入手突破人才培养瓶颈

———访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迎军

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作, 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颇为关切的一个重大问题。作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全国重点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近年来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道路,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日前,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迎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就高等学校应如何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发表了见解。

突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瓶颈

记者: 华南理工大学近年来积极思考并初步尝试突破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瓶颈, 引起社会各方热议。您是如何思考和认识这一问题的?华工的探索和实践有什么启示和借鉴意义?

王迎军: 近年来, 华南理工大学对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例如20093月, 华南理工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协议, 双方联合组建基因组科学创新班按“2.5+1.5 模式培养基因组科学研究拔尖创新人才, 学生从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和理学院等相关专业选拔,前5个学期在华工完成公共课和必修课, 后3个学期到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采用学习、研究和工作一体化模式,完成专业选修课和毕业论文等学业。创新班成立至今,共招收了两届25名学生。一年多来, 创新班同学以第一作者或署名作者身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或子刊)、《科学》上发表7篇论文。学校类似这样的创新班、改革班、强化班有20多个, 每年招生600多人, 约占全校学生人数的10%。学校专门为这批尖子生、特长生制定了“度身量造” 的培养方案, 并根据培养目标, 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学分和课程认定方法, 采取研究型教学、导师制、小班上课、个别辅导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近年来的改革实践, 我深刻地体会到, 传统的片面强调知识传授的应试教育模式, 以及倡导中庸、忽视冒尖的人才培养制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缺少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培养拔尖人才的‘瓶颈’。可以这样说, 如果不转变教育观念, 对现有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和模式进行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将是一句空话!

记者: 对于高校而言, 打破传统,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需要确立怎样的教育思想观念?

王迎军: 中国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教育理念的差距。因此说,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要更新观念, 拓宽思路。在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排在体制改革之首,然后才是考试招生制度、学校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可见其重要性。我认为,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首先要具有改革的理念和眼光。正如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所言:“凡是阻碍人才培养的,我们都应当改革”;“凡是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坚持,不符合的就要改进。”对高校本身而言,取得人才培养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就必须与时俱进, 大胆探索、试验,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结合自身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实际, 把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放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和新任务中来把握,放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来体会, 放在未来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使命中来思考和谋划。

记者: 当前高等学校如何突破制度障碍, 大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迎来新一轮的科学发展?

王迎军: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高校办学的方方面面。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就是要突破人才培养的制度性障碍。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要因材施教,建立个性化教学制度, 为创新人才成长奠定基础; 二是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推行研究型教学, 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舞台; 三是要产学研结合, 构建开放式教学制度,为创新人才培养打造平台。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以“三个中心” (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 为主要特征, 仅适应于培养继承性人才, 但不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打造平台, 提供舞台, 需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国内教学资源与国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将课堂教学的“小课堂” 延伸到课外、校外和国外, 变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三结合” 的“大课堂”。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只有有效开展经验性学习, 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才能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创造个性化教学制度环境

记者: 目前高校个性化教学的制度环境如何?

王迎军: 目前我国高校之间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 人才培养质量规格同质化, 人才培养途径单一化,人才培养方法简单化, 而各个高校本身又没有根据培养对象的专业特点、自身基础和条件来细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因材施教,做到优才优育。这样的制度环境极大地制约了创新人才培养, 必须重新进行制度设计。

记者: 目前高校因材施教、建立个性化教学制度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建立个性化教学制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王迎军: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一靠投入,二靠制度,其中投入包括管理者精力的投入、教师精力的投入、学生精力的投入和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等四个方面。投入和制度两者互为前提,建立这项制度最大的挑战是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和合理使用。高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建立个性化教学制度:首先,全面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基础和条件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和学习时间,这尤其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评和激励机制,将教书育人工作置于教师工作的首要位置;再其次,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 大幅度增加课程供给量,为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选择。

大力倡导和实施启发式教学

记者: 事实上, 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方法落后一直为世人所诟病, 您认为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方向和路径是什么?

王迎军: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因此我认为, 我国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其本质要义就是要改革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 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 探索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案例式、合作式、讨论式教学, 鼓励教师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出有争论空间、有学术意义、能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为学生留出自由思考空间。

高校要实施启发式教学, 还需要完善课程考核目标, 深化考试制度改革。大力倡导全过程、重能力、求创新的累加式考核方法: 一要拓展考核内容。学生对新知识、新理论的掌握情况、对相关学科领域的了解情况、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情况都可以纳入考核范围;二要增加考核范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倡讲一、练二、考三的教学方式, 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扩展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要扩大考核环节。使学生作业、练习、报告、课堂表现、测验和期末考试等共同构成过程性考核方式。

产学研合作打造开放教学平台

记者: 据了解, 华南理工大学多年来一直在进行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和改革,目前已成为华工的办学特色, 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迎军: 近年来, 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 一方面, 积极组建各种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人才实验班,低年级在校接受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 高年级进入各种创新实践基地, 按照学习、研究和工作一体化模式,开展以解决前沿科学问题或者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另一方面, 积极探索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有效途径, 如: 校企共建实验室、实习基地, 企业参与课程设置, 企业内部专家担任授课教师, 校企合作开展大学生竞赛等。

记者: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 高校如何加强产学研结合, 构建开放式教学制度?

王迎军: 开放式办学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也是优化我国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我认为,高校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契机, 不断拓宽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新路子。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 多方位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构建专业教育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部分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可大胆探索“专业+企业+项目” 的嵌入式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充分整合政府和社会的资源, 借助企业和科研机构平台, 探索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共赢的合作教育机制。要更加注重国际交流合作的内涵发展,增强国际影响力, 不断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跨国公司合作力度, 探索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创新人才的新途径。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0111 记者 赖红英 刘慧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