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才评价,再不能唯学历唯论文

时间: 2014/04/25   作者:   来源:

     核心阅读 

 

     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近年来,我国不仅内育“永久”,培养了大批国内人才,同时还外引“凤凰”,吸引了大量海外人才,2013年全国新增“千人计划”专家861人,总数已达4180人,人才发展步入“快车道”。同时也应看到,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仍存在着唯论文、唯结果、行政色彩浓等问题,导致了人才评价有失偏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尽快完善评价人才的方式方法,破解人才评价难题,更好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已成为一个亟待突破的现实课题。 

  

     评价“标尺”怎么立 

     量体裁衣,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 

 人才评价,需要有客观标准。标准就如同“标尺”,定得好,有利于对人才进行客观评估,定得不规范或有偏差,就可能导致评价有失公允。因此,标准定得如何,至关重要。 

  

    就现实来看,人才评价标准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一项调查表明,在一些地方,人才评价仍存在着“六重六轻”的问题,即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业绩、重论文轻贡献、重近期轻长远、重显能轻潜能、重数量轻质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周玉表示:“当前对人才的评价注重定量化、头衔化,比如发表了多少论文、申请了多少专利等,这些指标构成了评价人才的最后总分。” 

  

    除了论文指标外,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高校,人才评价还有几项“硬杠杠”:“在高校内评正高职称,必须满足具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论文、专著等,教学工作量指标却不算在内。”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王幼敏说,“这样的评价标准,分散了一线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既不能专心于教学,也不能产生好的科研成果,同时还助长了浮夸学风,剽窃、造假行为由此而起。” 

  

    如何完善标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克服唯学历、唯论文的倾向,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专家表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学科,艺术类,自然科学、医学,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一定要分类,不能搞一个标准,也没有唯一标准。 

  

    在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方面,浙江大学近年来进行了不少探索,突出教学与科研并重。一方面,学校引导高层次人才走上教学第一线,从2011年开始,浙江大学聘任高水平教授担任“求是特聘教学岗”,让最优秀的教授站在教学第一线,以本科教学为主,并将教授对教学的投入列为必须完成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对“甘坐冷板凳”、潜心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给予“特殊待遇”,让其无后顾之忧地在前沿领域自由探索,在6年的支持周期内,无须参加年度考核,期满后由学术专家进行“同行评估”。 

  

    评价主体谁合适 

    注重业内认可,淡化行政色彩 

    评价人才,标准确定了,接着面临的问题是“由谁来评”。人才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评价主体的选择也至关重要。主体选对了,就能“慧眼”识才,如果选错了,就可能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偏差甚至扭曲。 

  

    谁来评价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有了明确说法: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专业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等等。但目前在一些领域,人才评价仍然存在较为浓厚的行政色彩。 

  

    “大学里的学术委员会做评价,无行政职务的专家教授发言权小,一个校级领导的指导性意见对评比的影响更大。”一位大学教师结合自身经历说,“虽然不排除行政领导本身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但一身两任,势必会分散精力,影响其科研水平。” 

  

    除了高校外,在一些地方的“人才工程”评价中,同样存在着由党委、政府职能部门主导人才评价的问题。“‘人才工程’评价工作由党委政府部门自行组织实施、自行邀请专家,虽然专家、专业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有一定的参与,但领导意志、部门观点等仍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一位资深科研工作者说,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对专业领域知识了解得不够,评价人才往往采用标签式、可量化的指标,比如学位、论文、头衔等,这也容易误导人才精力的投放,从而造成考博热、发表论文热、学术造假等一系列问题。 

  

    “评价人才,公平公正最重要,重学术、同行评议是应该迈出的第一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文津表达了心声,“专业人才一定得获得同行和业内的认可,因为同行判断相对比较权威。” 

  

    专家建议,应当发展专业化人才评价机构。为保证“人才工程”实施评价有充分的专家资源,评价机构应建立高层次的人才评价专家库,专家库应当坚持专业性和动态化:专业性指评审专家应当包含不同领域,同时具有突出的专业能力和行业知名度、影响力;动态性指根据“人才工程”实施需要,及时增减专家数量、优化专家结构、完善专家信息。此外,保证评价机构评价的独立性也非常重要。 

  

怎样评价更科学 

  

    宽容失败,摒弃唯“个人论”、唯“结果论”倾向 

  

    在当前人才评价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唯“个人论”和唯“结果论”的倾向。 

  

   “目前评价体系一般都是重视第一作者或是牵头人,而那些做了大量工作的参与者却享受不了同样的评价。”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教授说。 

  

    其实,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特别是重大领域的研究,更需要团队合作,光靠一个人甚至一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很难做出创新成果。“医学领域非常重视团队合作,研究成果的创新、转换更多是在团队合作中形成的,而不是依靠个人的力量完成的,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越来越多高水平有影响力的研究,都来自不同领域的交叉合作甚至国内外的合作。”王松灵谈到,评价唯“个人论”会影响团队利益,对一些协同创新、合作研究的参与者不太公平,如果在鼓励合作共赢方面的导向做不好,高水平的研究肯定会受到掣肘。 

  

    专家建议,在评价体系中,应当鼓励合作和共赢,“专业领域的研究,付出血汗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团队,甚至依赖于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合作,只有鼓励合作和共赢,给参与者一定的评价指标,才可能产生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成果。” 

  

    同时,在人才评价中也存在唯“结果论”倾向,即只对成功者予以肯定。但科研不同于普通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风险性强,付出和收获常常不成正比。“如果10个科研项目有45项取得成果,成功率已经是非常高了,12个项目成功,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就算项目没成功也不算稀奇。”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科学家刘科结合自身的经历谈到,“科学探索很多时候都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应该允许有价值的失败,通过失败可以得出结论——此路不通,这对科学探索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和‘成果’,许多科学家都是在前人失败的基础上才走向成功的。” 

  

    如果唯“结果论”盛行,就可能导致一些科研工作者为片面追求成功率,“跟风克隆”,不愿意做原始创新,从而导致真正有价值的创新被扼杀,这实际上并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刘科建议,在人才评价中,特别是对科学技术类人才的评价中,对那些默默无闻的“探路者”应给予一定的肯定,以成败论英雄的观念更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