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学科是高校学术地位、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科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湖南农业大学学科建设改革方案》和《湖南农业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背景
(一)“十二五”学科建设成效
“十二五”期间,学校通过实施学科攀登计划、跨越计划、提升计划、扶持计划、培育计划等学科创新计划,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在结构布局、水平、创新能力和发展支撑条件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和显著成效。
——学科结构布局明显优化。“十二五”期间,学校新增了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现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72个本科专业,涵盖10大学科门类。学校通过资源整合,围绕创新链的构建,以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农学和生物学、生态学等理学优势学科的发展带动工学、管理学等学科发展,学科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植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动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基础生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群、生态与环境学科群、工程技术学科群、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等六大凸显学科特色的学科群。
——学科水平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草学、生物学、生态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等15个一级学科被评为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其中作物学和园艺学2个一级学科被评为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目前,学校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十二五”重点学科16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9个。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和园艺学4个学科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跻身全国前10位。植物与动物科学领域、农业科学领域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农科优势更加明显。
——学科创新能力明显加强。“十二五”以来,各学科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267项,其他科研项目3400余项,到校科技经费达10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76.5%。共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0项,主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合作完成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8项。共审定(登记)动植物新品种(品种权)88个,申请国家专利1211件,获授权专利859件,发明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及拥有数在我省省属高校中位居第1、在全国农业院校位居第7、进入全国高校百强;共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78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00余篇, CSSCI收录论文500余篇,实现了在《Nature》、《Science》等刊物上发表署名文章的重大突破。有 16篇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0篇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
——学科支撑条件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学校成为农业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单位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进入本科一批招生高校行列;由作物学牵头组建的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认定为国家“2011计划”建设项目,以畜牧学科、园艺学科等牵头组建的三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获认定;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87人,50多人次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工程人选,64人晋升二级教授;新增教育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3个、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学校现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105个,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5个。校内在岗硕士生导师700名,博士生导师195名,获国家、省级荣誉称号的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300余人;有教育部、农业部、省教育厅获批的各类创新团队17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2人。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科学、有序、扎实地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和学校全面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农业大学的发展目标相比,还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科顶层设计和方向凝练仍然不够。学科建设发展如何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围绕我国和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需求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大力增强学科优势,以学科建设带动学校全面发展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部分学科与国家战略及服务区域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研究方向不稳定,特色不突出,自主设置学科点偏多。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力度不大,学科资源归属不清晰,资源配置上统筹不够。
二是学科平台和队伍建设任务仍然艰巨。进入国家重大战略性研究领域的高水平学科平台数量不多,国内外有影响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全国知名的学科带头人缺乏,人才团队建设薄弱,个别学科人才断层问题比较突出,学科团队考核机制、人才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有待改进,学术氛围不浓厚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是学科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跻身国内领先行列的学科少,引领或参与国家急需的重大战略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科学研究不多,在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创性主导技术等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方面有待进一步突破,高水平科研成果、高档次科研论文增长后劲不足,科技产出和成果转化率不高。
四是学科国际化意识和观念仍需强化。学科国际化意识还不足,国际交流不够深入,大多止于表层。国际教师比例和有留学背景或出国访问经历或能熟练进行英文教学的导师比例低,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培养、招收国外留学生等国际化合作仅在少数学科有开展,引进国外高水平教学名师来校工作的力度远远不够。
(三)面临的形势分析
——国家发展战略赋予学科建设新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等被列入国家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湖南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方案提出,我省在种植、育种、农机等方面拥有国际先进技术,与沿线国家加强农业合作开放的意愿和需求十分契合。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和重要政治任务。这些国家发展战略将赋予学科建设新的使命。
——高等教育新政赋予学科建设新挑战。国家正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更加注重学科的水平和建设绩效,分类指导、绩效考核和动态管理将是学科建设的常态,高校进入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新阶段。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更加重视对学术成果质量的评价和对国际性指标的考核。国内高等学校已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师资的竞争和学科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加之国内其他农林院校和湖南省属其他高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这些均给我校学科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必须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学科内生动力和活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学科进入世界或国内一流行列或前列,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
——区域经济发展赋予学科建设新机遇。湖南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区域发展黄金期、转型升级关键期、创新活力迸发期,正在实施“教育强省”战略、“一带一部”战略,促进“三量齐升”,推进“五化”同步发展。湖南也是农业大省,正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现代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些为我校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牵引,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指导方针,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三学为重”新要求,坚持“一带二化”新路径,结合学科综合改革,进一步做好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全面深化学科建设改革,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建立学科资源统筹机制,实现学科分类指导,提高学科资源的整体效益和使用效率,使我校学科特色和优势更加突显,使之成为我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孵化高地和学校发展助推器。
(二)总体目标
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生态建设、整体提升”为总体目标,对接国家和湖南省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围绕“三农”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构建和湖南省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提高相结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分层次、分类别配置学科资源,进一步做精做强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等优势特色学科,促进涉农和非农学科的交叉融合,全面提升学校学科的整体水平,为学校整体进入湖南省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办学水平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农林院校前10名,全面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农业大学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
计划用5年的时间,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结构。打造强势农科,优势生科,应用工科和特色文科的学科格局,到2020年,实现学科整体水平排名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次前移,学校ESI整体排名进入前3000位,力争作物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中,4个以上的学科进入全国前30%,7个以上的学科进入全国前50%;2个以上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新增1个以上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以上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种以上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实现工科一级博士点和管理学一级博士点的突破。
——进一步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充满活力的服务学科需求的学科人才队伍,到2020年,新增5名以上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或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家杰出人才,5名以上芙蓉学者、省百人计划等省级杰出人才,引进3名以上“神农学者”特聘教授,25名其他岗位科学家,打造10个在国内有较高学术地位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才和中青年学术骨干。
——进一步加强学科支撑平台建设。统筹建设一批高水平、多功能、广覆盖的学科创新平台和为经济社会发展与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的社科研究基地。到2020年,力争新增1个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增3个以上省部级创新平台;建成5个校外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成50个以上的校外特色产业基地和100个专家服务站;以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建成10个左右优势及特色农产品科技服务网站。
——进一步提高学科科技创新能力。到2020年,取得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学术成果,在新兴产业若干领域占领科技制高点,大力提升学科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水平。“十三五”期间,新增SCI、EI、ISTP收录论文数2500篇以上,SSCI、CSSCI收录论文数600篇以上,100项高质量、可转化(让)的发明专利和动植物新品种,300项推广成果和技术,国家优秀教材15部以上,国家级成果奖3项以上,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0项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不少于25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60项以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60项以上,到校科研经费超过12亿。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和完善“培养过程质量”监控,提高“在校生质量”和“毕业生质量”。到2020年,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以上,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5篇以上,授予学位率达到95%以上,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力争博士毕业生人均发表1篇SCI论文,有IF10.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发表。
——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加强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国际化。到2020年,具有留学或半年以上国外访问经历教师的比例超过30%,学生出国访学、攻读学位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超过200名,留学生总数达到200人,其中学历留学生达到100人,获得留学基金委资助的联合培养项目每年不低于10项。
——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到2020年,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人才引进与考核、科研管理、资源配置和优化使用等体制机制,助力学科建设。
三、主要措施
(一)统筹规划学科发展,调整优化学科布局
1.分类分层统筹推进学科发展。根据分类指导、分层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学科归属对人员和教学单位进行归属,并按照一流学科、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四个层次,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工程、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和培育学科建设工程。将作物学与国家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统筹建设,实施世界一流学科特区建设试点;以进入国内一流为目标,加强园艺学、植物保护、畜牧学、生物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学科的建设力度;对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强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工程、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草学等学科;发挥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的带动作用,推进风景园林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学、工商管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从而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或优势特色学科,加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生态建设、整体提升”的学科建设目标实现。
2.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农科、理科、工科、文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互动发展,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进一步优化植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动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基础生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群、生态与环境学科群、工程技术学科群、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以学位授权学科合格评估和动态调整为抓手,认真总结参加第四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经验,加强对学科建设的过程管理和动态监管,实行学位点定期考核评估,建立基于现实基础与着眼未来需求相结合的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对与一级学科建设内涵联系不密切、建设绩效不明显、缺乏稳定团队的二级学科点停止招生或撤销。建立专业招生与专业建设质量、生源质量、就业质量结合的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二)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水平
3.进一步优化学科队伍结构。坚持学科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与学科队伍建设需求无缝对接,统筹规划学科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加大高学历和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青年学者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进一步优化学科人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科队伍的国际化结构。校、院两级学术人才培养与引进计划必须服从或服务于学科特色优势发展需求,避免盲目无序培养与引进人才的现象。
4.加大高水平学术领军人才引进工作。坚持“全职引进为主、柔性引进为辅”,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评估机制、发现评价机制、考核激励机制,构建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高水平人才引进政策与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确保优势学科团队中具有院士、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青或优青等高水平学术领军人才,选好学科带头人。
5.加大学科优秀人才的自身培养力度。通过实施“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拔尖人才”计划、“
6.强化学科团队建设。围绕“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争取大项目,创造大成果”目标,根据产业链、学科研究方向组建不同层次的团队。以2011协同创新中心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探索以PI模式组建团队,建立科学的团队考核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推进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社会服务团队三位一体化建设。
(三)加强学科支撑条件建设,优化学科资源配置
7.加强学科支撑平台建设。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组建团队、提高硬件水平,加大国家级平台的建设力度,力争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突破。进一步提质改造耘园、长安、浏阳教学科研基地,确保教学科研基地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强校园网、图书馆和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定期开展ESI跟踪分析研究,满足学科建设对网络和文献信息的需求。创新科研平台和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和管理运行模式,提高开放共享水平,提升利用效益。
8.加大学科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经费的多元投入机制,不断拓宽学科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在国家和地方投入经费为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学校经费在学科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学科经费的绩效考核与监管,经费投入与学科建设绩效挂钩,与全国学科水平评估结果挂钩,对排名前列以及进步明显的学科给予重点投入,在激发学科活力的同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资金使用和管理相关制度,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9.构建人才支持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保障体系,构建全面多元的激励机制,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强力提升人才凝聚力、创新力、战斗力。推进个人考核和团队考核、年度考核与阶段性考核、教学业绩考核与科研业绩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人才和创新成果。为人才安心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四)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0.完善研究生招生制度。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实施研究生优质生源工程和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实施并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度,提高本科推免生接收比例和硕博连读研究生比例,显著降低在职博士研究生比例,建立研究生招生指标奖励和减扣机制,发挥研究生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逐步建立以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学科发展为重点的动态分配体系和招生指标调控机制。
11.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统筹安排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方案,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要求并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研究生培养。鼓励博士研究生申报联合培养项目,鼓励多学科交叉培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五)抓好学科科学研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12.加强学科自主创新。以国家和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精心组织团队,在粮油作物、园艺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养殖、植物资源利用、资源环境与生态、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农业生物技术前沿、现代食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智能农机装备与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发展等领域申报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构建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开发研究”的科技创新链,全面提升学校学科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确保动物与植物科学、农业科学两个领域ESI排名不下降。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应用对策研究,解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13.推进产学研结合。整合学科的优质科研和人才资源,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通过“双百工程”、科技特派员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将学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打造成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学科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基地。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及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点建设,努力培育一批产学研结合的品牌基地。加强社科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为区域、行业、产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咨询服务。加强学科与企业之间的成果共享与技术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形成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提高学科的服务水平。
(六)创新学科管理机制,保障学科高效运行
14.创新学科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等事项中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作用;完善民主管理下的学科建设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和学院学科建设“一把手”工程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学校、学院、学科在学科建设中的责、权、利,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在学科建设上的有效协调;加强学科建设的目标管理,理顺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建设的关系,探索一级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将标杆管理引进学科建设领域,促进竞争,建立优势学科的滚动发展、评价、退出机制。
15.完善学科绩效评价机制。以学科发展规划和学科水平评估为评价依据,以学科发展水平为评估对象,以国内先进水平为评估标准,以全面促进学科发展为评估目的。科学合理地设定学科考核评估目标;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建立以长周期为主的学科团队评价、分层分类考核评价等模式,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励效果和诊断功能;鼓励原创性探索,尊重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施行弹性评估制度;充分利用第三方评价结果,保障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客观准确。
(七)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模式,推进学科建设国际化进程
16.推进学科国际交流。积极探索建立常态化国际合作关系,使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学科团队人员与国际机构的互访、互学成为常态;通过灵活的用人机制,聘请长、短期外籍专家为一流学科建设服务;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共建跨学科研究中心以及人才培养基地,开展重大项目合作攻关;进一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大招收国外留学生力度,拓宽学术视野。推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国际化试点改革;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不断提升优势特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四、组织与实施
(一)组织领导
学校“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实施在学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学科办统筹管理和实施;规划的论证和实施,有效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规划实施的过程管理、检查与评估等,积极邀请规划项目督查评估组专家指导和谋划。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齐抓共管、协调配合。
(二)任务分解
各学院和一级学科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制定学院学科的具体发展规划,明确路线图和时间任务表,将规划的主要指标落实到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学科,建设任务要分解到学科,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各职能部门要根据规划的精神要求,加强协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切实提高发展规划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三)监督考核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建立规划实施的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围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指标,积极开展规划实施的年度考核、中期评估和动态调整,及时掌握规划实施情况,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确保规划的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