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湖南农业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时间: 2016/04/30   作者:   来源:
  湘农发〔20168

 

各二级党组织;各院、部、处、馆,后勤服务集团:

《湖南农业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党委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中共湖南农业大学委员会

2016429

  

湖南农业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和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落实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实现全面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形势

准确把握学校“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是理清发展思路,科学确立目标任务的前提条件。我校“十三五”发展,既有有利的发展环境和较好的发展基础,也存在严峻的挑战和问题。

() 学校“十三五”发展处于有利的环境

国家战略机遇。我国经济社会处于新常态,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国家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正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学校应该抓住国家战略带来的重大机遇,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实现更好发展。

农业发展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在“三农”,难点也在“三农”,对农村农业农民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持续高涨。深化农业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和重要政治任务。我校作为以服务“三农”为使命的农业院校,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必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区域发展机遇。湖南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区域发展黄金期、转型升级关键期、创新活力迸发期,正在实施“一带一部”战略,促进“三量齐升”,推进“五化”同步发展。湖南也是农业大省,正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现代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校作为湖南省办学历史比较悠久、具有较好办学基础和实力、唯一以农科为特色的省属重点高校,必将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学校“十三五”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带来转型压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已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高校如何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快转型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创新能力,面临巨大压力,既需要克服传统教育观念与模式的挑战,也需要克服体制机制的障碍和办学资源紧缺的困难。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带来现实压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利益相关者不断增多,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化,与其他教育领域的关联度不断增加,发展环境更加复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高校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任务更加繁重,难度进一步加大。

兄弟高校快速发展带来竞争压力。“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将迈入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国际国内竞争更加激烈,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将进一步加大对优质生源、优秀师资等教育资源的争夺。国内其他农林院校和湖南省属其他高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形势更加逼人。

(三)学校“十三五”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

学科建设实力不断提高。植物与动物科学领域、农业科学领域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园艺学等4个学科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跻身全国前10位;1个学科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5个学科被评为省重点学科,2个学科被评为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新增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种专业学位招生培养类别、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不断彰显。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被列为农业部和湖南省政府共建高校、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单位、“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在全国30个省市区进入本科一批招生。获批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精品开放课程4门、国家规划教材5本、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全国农业硕士实践教育示范基地1个、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专业点建设项目4个。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国家级、省级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竞赛奖51项;16篇博士论文、50篇硕士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学位论文,1篇硕士论文被评为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大学生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获奖746人次;学生就业率稳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新增国际合作高校16所;获批4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是湖南省首批获教育部批准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的高校之一。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专任教师达126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8人,高级职称教师693人,外缘教师953人,具有留学或半年以上国外访问经历教师231人,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63.2%18.5%21.9%156.7%。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87人;新增教育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3个、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50多人次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工程人选,64人晋升二级教授,1人获评全国模范教师,1人获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石雪晖教授获得“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并当选十八大党代表;陈立云教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农学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科技创新能力取得突破。到校科技经费超过10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76.5%;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共267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0项,其中,主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1项。审定(登记)动植物新品种88个;获授权专利859件,在湖南省属高校中位居第一、进入全国百强;SCI收录论文数1200余篇,CSSCI收录论文数500余篇;首次以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Science》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实现了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863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项目零的突破。新增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国际科研合作研究平台。“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成为全国第2所农林高校、湖南第1所省属高校获批的牵头建设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入选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社科版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影响因子均居全国同类院校前10

社会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省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整合资源,建成了5个综合示范基地、17个特色产业基地、43个专家服务站,建立了813个基层信息化服务站点;与100个县(市、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300个涉农企业签署了科技项目合作协议,实现了服务“百万农户”和“万家企业”;派出了8名科技副县长、188名科技特派员、374名“三区”人才,形成了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带动、创新团队推进全产业链、专家扶植农民自主创业、教授工作站带动全省产业发展“四大社会服务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学校“十三五”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队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瓶颈。教职工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领军人才缺乏,人才团队建设薄弱,人才断层现象突出,人才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有待改进。部分管理干部思想观念有待更新,担当意识和进取精神有待增强,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学科实力、科研创新能力与同类院校的差距正在加大。学科资源分散、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学术氛围不浓厚的问题仍然存在,高水平的学科不多;高层次科研平台、高级别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成果、高档次科研论文增长后劲不足,科技产出和成果转化率不高。

人才培养质量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够突出,教学投入不足,专业内涵建设急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不浓,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实践教学亟待强化,少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有待精简和优化,硕士研究生优质生源数量不足的问题日趋严重,教学评价需要改进。

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和内部管理仍需完善。机构设置过多、管理成本较高,管理水平和执行力有待提高,决策机制和评价机制有待完善;校院两级的责权利有待进一步明确,学院办学自主权有待进一步落实;公有资源重复配置、闲置和浪费现象仍然突出。

学校办学经费和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事业发展需要。办学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刚性支出占比居高不下,财务面临发展资金需求大但供给不足的压力。提高教职工的收入水平,改善民生建设的强烈愿望与现实条件之间仍有较大差距。教学科研基地、教师办公用房、研究生学习用房不足,统筹不够、共享程度低;体育运动场地和学生活动设施紧张;信息化水平不高;后勤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质量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实施“五大发展”新理念,落实“三学为重”新要求,坚持“一带二化”新路径,以提升内涵质量为主线,学科建设为龙头,立德树人为根本,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促进学术创新,优化办学条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农业大学。

(二)总体要求

落实上述指导思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校,坚持党的领导,遵循以下总体要求。

实施“五大发展”新理念。坚持质量至上,实施创新发展。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大力推进观念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让创新贯穿学校一切工作,实现以创新提高质量,以创新破解难题,以创新增强活力,以创新推动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实施协调发展。把握全面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深刻内涵,将农业行业特色与湖南区域特色有机结合,统筹协调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规模发展与内涵发展、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发展优势与补齐短板、共性发展与特色发展、引领市场与适应市场、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等若干重大关系,注重相互协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客观规律,实施绿色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突出育人为本,突出尊重生命、突出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突出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突出培育绿色生活理念和方式,突出建设绿色校园,突出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合作共赢,实施开放发展。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扩大社会参与办学,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共享发展。强化“农大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公平公正,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校师生员工共享发展成果。

落实“三学为重”新要求。学者是大学发展的主要支撑,必须坚持学者为重,深刻认识到人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通过培养和引进,切实提高学术队伍建设水平。学生是学校存在的基础,必须坚持学生为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术是大学的首要特征,必须坚持学术为重,尊重学术人才和学术组织,维护学术自由、突出学术因素,注重学术贡献。

坚持“一带二化”新路径。“一带”就是以学科建设为统领,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能力、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二化”就是学科建设差异化,本科教育均衡化,分层次、分类型实施学科建设,以优势学科带动新兴学科的发展,以新兴学科支撑优势学科的发展;公平公正配置本科教育资源,满足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需要。

三、“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

“十三五”时期,学校要在学科实力、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民生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明显,整体进入湖南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办学水平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农林院校前10名,全面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农业大学。

()以资源统筹为关键,稳步提升学科水平

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工程。以进入国内一流、世界有影响为目标,对接世界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农业科学相关学科建设,将作物学与国家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统筹建设,实施学科特区建设试点,引入若干个高水平团队,并按照水稻、油菜等作物的产业链,整合学校其他学科资源,组建跨学科团队,集中全校力量,力争作物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实施学科提升工程。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提高相结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动态管理,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学科建设。实施优势学科建设计划。以进入国内一流为目标,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整合、方向凝练、加大投入等措施,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加强园艺学、植物保护、畜牧学、生物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学科的建设力度,力争其中4个以上的学科进入全国前30%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对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优势学科发展需要,争取湖南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投入,做强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水产、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等学科,力争其中5个以上的学科进入全国前30%50%实施培育学科建设计划。发挥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的带动作用,加大学校资金投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突出学科特色,推进风景园林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的发展,增强学校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

加大学科资源统筹。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农科、理科、工科、文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互动发展,形成植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动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群、生态环境学科群、基础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工程技术学科群、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等学科群。统筹学科资源。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定位确定学科布局和学科目标,根据学科目标凝练学科方向,根据学科方向组建学科队伍,根据学科队伍组建需要确定人员引进培养的目标要求,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构建,以学科统筹学位点、专业、平台、学术团队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优化学术资源的学科归属和学院归属,建立学科资源统筹机制。实施学科评估和动态管理。建立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学科建设的过程管理和动态监管;实行学位点定期考核评估,建立基于现实基础与着眼未来需求相结合的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

(二)以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协同育人,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为引领,以“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培养模式为重点的多样化培养格局。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顶层设计,完善专业准入、调整、退出机制,优化专业布局,以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为依据,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调整专业目标定位,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推进实践平台的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提高专业整体办学水平。加强课程建设。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生发展要求,精简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平衡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科专业基础与职业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兼顾系统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制定课程质量标准,整合和更新课程内容,引进和建设优质在线课程,完善国家级、省级、校级课程体系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推广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开展讨论式、启发式和混合式教学,探索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问题导向、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加强创业相关课程体系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设立创新创业专门机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实验班建设,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立需求导向和创业就业导向相结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探索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育人机制。实施素质教育拓展工程。按照“事业化规划、系统化组织、项目化运作、学分化管理”的模式,推进“六求”素质拓展活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施招生就业质量工程。改革招生制度,推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和培养,扩大学生修读专业选择权,提高优质生源比例;以就业质量为导向,加强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助推毕业生高效就业。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质量监测和数据采集,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加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调查,开展专业认证,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办好东方科技学院。继续发挥母体学校的资源优势和独立学院的机制优势,创新东方科技学院办学形式,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提高独立学院办学水平。

着力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强招生宣传,扩大生源数量,提高生源质量,探索建立推免本科生与硕博连读对接机制,完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提高本科推免生接收比例和提前攻读博士生比例,降低在职博士生比例。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更加注重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变,把寓教于研、激励创新作为根本要求,把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科教协同,产学结合培养创新人才。博士研究生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重点,突出论文研究,突出前沿知识探究,突出产生创新成果,用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博士生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创新精神和方法为重点,坚持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并重,寓教于研,突出科研方法的系统训练,提高学术素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提升职业能力为重点,通过校所、校企、校地联合培养,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有机衔接等措施,完善专业学位高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学院开设全英文课程。加强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力度。通过政策宣传、资金引导、专业指导等措施,积极支持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类专业能力提升的竞赛,提升“研究生学术活动节” “博士团暑期科技下乡”等品牌活动的质量,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第一责任人责任,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小组的团队指导作用,健全导师考核、评价、激励制度,建立以师德表现、学术水平、培养能力、培养质量等为主要内容的招生资格审核办法,打破导师终身制;严格实施课程质量评估制度、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制度和学位论文评审申诉制度,健全过程质量跟踪机制,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体系。

转变继续教育发展方式。围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总目标,坚持“规范管理、防范风险、树立品牌,提升效益”的工作方针,稳定发展成人高等教育,适度控制在校全日制自考生规模,大力发展非学历培训。加强培训条件建设,主动面向“三农”举办干部培训、扶贫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特色培训项目,筹建网络学院,推动继续教育由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举转变。

(三)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增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

实施协同创新工程。以服务国家战略和湖南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国家--校三级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充分发挥优势学科领域的示范带动作用,突出10大创新领域,重点布局30个优先主题。深化学校科研组织、教师考核、资源配置、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突破学科与学科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人才、学科、科研之间的壁垒,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组建科研团队。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部门和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资源共享,构建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以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主要考量因素,根据科技活动类型和学科特征,分类建立科技评价标准和多元化差异化评价方案,注重发展式评价、长效评价,大力引入同行评价、第三方评价,加强评价结果共享,建立有利于创新活动、创新人才和团队成长的激励机制。

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工程。根据“同类合并、分级管理、主体明确、实体运行、绩效考评”的原则,按照有利于创新链构建、有利于聚集项目和人才、有利于聚集创新资源的要求,结合学科综合改革,建立科研平台准入机制、考核评价制与淘汰制,创新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运行模式,提高平台开放共享程度,提升平台建设水平。强化平台资源集成,加大公共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夯实学校科技创新基础,实现公共基础平台、国家级平台以校管为主,省部级平台和学科平台以院管为主;集成作物学、生物学等学科群的优势和特色,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部省级平台为基础,整合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资源,着重建设好系统生物学创新平台,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工程。以研究解决“三农”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重点,凝练学术方向,统筹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鼓励跨学科综合研究和战略预测研究,汇聚研究队伍、构建协同攻关团队。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条件支撑体系。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强化人文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大力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推进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应用,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体系,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

实施社会服务促进工程。坚持需求导向,完善社会服务体制机制,规范社会服务管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探索富有农大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切实提升服务大产业、大区域、大社会的能力。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载体,以服务我省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鼓励跨界融合,推行全产业链服务,继续在油菜、水稻、茶叶、生猪、水产、油茶、蔬菜、柑橘、葡萄、烟草等产业服务领域保持优势,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以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重点,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加强特色产业技术集成,将农业科技成果以信息化的手段送到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户手中,着力构建学校—服务基地—涉农企业—基层政府间互融互通的新型农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以我校驻点扶贫为重点,以科技扶贫为特色,持续做好科技副县长、科技特派员和湖南省“三区”科技人才进县驻村入企社会服务工作,支持和配合政府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培养为主,统筹各类别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1515人才培养计划。统筹考虑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的关系,增加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改进“1515”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工作,大力实施院士培育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培育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国家教学名师培育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抓好10名领军人才、50名学科带头人、100名学术骨干、500名优秀博士的培养,整体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原则,立足学科和团队建设需要,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评估机制、发现评价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引进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杰出人才12名,引进芙蓉学者、百人计划等省级杰出人才510名;引进“神农学者”特聘教授35名。实施团队建设计划。根据产业链、学科、学科方向组建不同层次的团队,选好团队负责人,扩大团队负责人职权,制订团队建设中长期规划,建立团队考核评价和资源配置机制,推进教学团队、科研团队、服务团队三位一体化建设,重点建设2030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科研团队。实施中青年教师素质提升计划。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进修或访学,加强教师培训,开拓教师学术视野,提升教师职业发展能力;注重中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和实干精神培养,选派中青年教师到教学科研基地和实验室锻炼,引导青年教师过好实践关、科研关、教学关。加强师德建设和学术规范建设,培养团队精神,倡导教学科研相长,激发教师关爱学生、安心教学、潜心育人的自觉性。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公开选拔、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按照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实绩突出、师生信任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建立管理干部队伍补充机制,完善干部管理和考评机制,实施任期目标考核制,深化教育职员制改革,畅通管理干部职业发展通道;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大干部培训工作力度,重视培养、使用和推荐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实施干部轮岗交流和挂职锻炼,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勤政廉洁、敢于担当、开拓进取的管理服务人才队伍。重视老干部工作,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工作,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教辅人才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加大实验技术人员培训力度,鼓励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领衔实践教学,积极选派实践教学人员深入企业、“学研产”基地进行实践训练,培养一支素质过硬、工作扎实、作风严谨、甘于奉献的实验人才队伍。大力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的实习实验。从学历提升、职业技能培养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加强工勤人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吃苦耐劳、工作负责、甘于奉献的工勤服务人员队伍。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控总量、调结构、提素质”的总体要求,完善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细化每类岗位的职责、任职条件和目标任务,严格控制各类型、各层级岗位总量与比例,严格控制非教学人员增长,加大非教学科研人员转向教学科研岗位的分流和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进退流转机制,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体系,积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继续深化以绩效工资改革和奖励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优课优酬、优劳优酬”,实施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项目聘用和协议聘用制度、重大贡献和突出业绩奖励制度,探索重要专业技术岗位协议工资制度、新进人员师资博士后制。实施分类考核和评聘,逐步将个人量化考核为主过渡到团队绩效评价为主,年度考核为主过渡到聘期考核为主,打破岗位终身制。

(五)以强化章程实施为抓手,加强学校治理能力建设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严格执行学校《章程》,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师生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工作的监督,推进依法治校,依《章程》办学。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构建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完善校院两级学术组织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学术资源分配、学术评价考核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推进教授治学;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制度建设,实施提案督办和质询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群团组织、民主党派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在民主监督和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建立纪委、监察、审计、督导联动机制,规范问责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强化党委行政决定决议、重大事项落实情况的督办督导。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学校基础与特色、学科专业布局和发展前景,优化学院设置;坚持责权利相统一、放权与监管相结合的原则,明晰校院两级责权,强化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下移学校管理重心,实施学院分类管理,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学院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促进学院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实施试点学院改革,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推进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学院与社会创新资源协同发展为路径,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按照“小机关、大学院、实学系”的原则,精简非教学科研机构数量和管理编制,充实教学科研一线,进一步理顺机关部门与学院关系,推进机关职能由具体管理向服务指导转变,逐步实现管理效能化、服务专业化。按照“定目标、配资源、核绩效、奖先进”的原则,推进二级单位绩效考核。

深化资源配置改革。按照“统一规划,分类统筹、动态管理、追踪问效”的原则,加强重大项目库建设,提高重大预算的科学性。坚持责权利相统一,改革预算编制办法,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严格专项业务费立项审批,突出学院主体地位,加大垂直预算力度,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服务收入和机关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改革,规范公务接待管理。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需求和贡献为导向,继续深化公房、土地、大型仪器设备、水电等公有资源改革,完善公有资源有偿使用和共享机制,推动公有资源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加大图书信息资源建设投入,提高电子图书资源比例,加强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优化图书馆藏结构。

(六)以条件建设为基础,支撑学校内涵发展

积极筹措办学经费。主动争取中央、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增加各种渠道的财政拨款收入,保证学费收入应收尽收,建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费筹措和管理机制,防范财务风险。积极争取教育部与湖南省共建湖南农业大学、国家和湖南省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抓紧落实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中央和省级配套资金,继续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的管理,科学规划红旗路周边开发项目,积极拓宽收入渠道。鼓励学院通过开展高水平的社会服务筹措办学经费。加强教育基金会建设,积极募集社会捐资助学资金。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合作,争取社会组织对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给予经费支持。

加强基地建设。坚持“整合资源、统筹考虑、长远规划,提高效益”的原则,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平台,统筹校内基地和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专家服务站、“双百”科技富民工程服务基地建设,强化各类基地的管理和考核,推进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搞好校内实验基地的规划设计和优化布局,使之成为承担学生课程实习的主要基地,展示学校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建设农科类专业实验实训中心,扎实推进浏阳基地和长沙综合示范基地暨“2011协同创新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建设,使之成为开发新项目、展示新成果、推广新技术和进行科技咨询的示范平台,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新引擎。依托国家项目,争取农业部支持,建设一批野外台站。理顺基地建设与管理职能,加强各类服务基地的绩效评价和规范管理。

建设“智慧校园”。深刻把握“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战略的实施对农业及高等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实施“智慧校园”建设计划,构建“网络畅通、应用丰富、安全稳定、服务教学、支撑科研、辅助决策”的数字化平台。整合运营商和银行资源,全面升级学校无线网络,提升学校网络基础建设水平。建设“农大云”,加大慕课、微课平台建设力度,为学校教育信息化提供资源平台。整合不同职能部门的信息数据平台,建立大数据中心,完善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系统,大力发展移动应用(APP),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七)以开放办学为途径,提升学校国内外影响力

深化社会合作办学。加强学校理事会的建设,吸收更多企业家和其他知名人士加入理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更富实效的开放办学平台。加强校友会的建设,服务校友发展,建立校友支持学校发展长效机制。探索学校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模式,推进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进一步密切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寻求社会对学校办学的更大支持,提高学校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巩固和发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和国际组织的友好关系,加强互派留学生工作,办好国际学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层次和质量。设立大学生国外访学专项基金,大力推进交换留学生工作,选送优秀学生特别是博士生到国外访学,培养学生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实行“导师负责、资格审查、背景评估、专家推荐”的留学研究生招生办法,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积极争取政府奖学金,改善留学生生源结构和质量,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积极探索留学生教育模式,加强留学生教育制度建设,改善留学生教育条件,建设高水平全英文课程,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

加强对外交流。加大优质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引进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进修、访问和合作科研,大力提高学校具有海外教育背景教师比例。积极支持师生参加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会议,积极承办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扩大学校国内外影响力。

(八)以增强软实力为目标,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加强对农大精神、办学特色、优良传统等的研究和凝练,加强对校训、办学理念的诠释,丰富学校各种典礼的文化内涵,激励师生爱校敬业,增强师生的认同感、自豪感、使命感。办好校报、校园网、校广播电视台、学校官方微信、微博等校内主流媒体,创新宣传手段,加强与社会高端媒体合作,讲好农大故事,唱响农大声音,扩大农大影响。

加强学术文化建设。以人文讲坛等品牌活动为载体,加强创新文化和学术道德建设,弘扬传统文化,积极营造崇尚学术、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按照品牌化、特色化的原则,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青年教工“四项全能”竞赛等品牌活动,积极支持师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和学术活动。加大科技创新成果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加强对抄袭、剽窃、学术造假等学术失范行为的监控和惩处,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作风,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规划布局,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文化长廊、人物雕像等校园人文景观,增建反映学校办学历史与重大成就的雕塑、题词石(墙),加强校史馆建设,强化第一教学楼、思源馆等历史建筑和古老、珍稀植物的保护。加强校内实习基地的文化建设,加强宿舍区、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会议室等场所文化氛围的营造,凸显农大校园特色。完善楼名、路名的命名设计,增强固定放置物的设计艺术;加强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开发一批具有农大特色的文化产品。

(九)以民生建设为着力点,推进“幸福农大”建设

优化师生员工生活环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师住房建设和管理模式,加强教职工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加快建设青年教师公寓,改善教师住房条件。建立教职工工资增长保障机制,确保教职工人均年收入以不低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持续稳定增长。办好教工食堂,完善师生医疗、保险、体检制度,加强校医院建设,提高校医院医疗防治水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能力,不断健全其保健和疗养功能;引进社会资源,建设学术交流中心;加强体育馆、游泳馆(池)等体育设施建设和维护,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办好幼儿园、子弟小学,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校周边办好一所中学,解决青年教职工子女上“好学校”难的问题,为减轻青年教职工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稳定青年教职工队伍,确保青年教职工安心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改善教职工活动条件,支持教职工协会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改善离退休人员活动场所,为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创造条件。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积极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学习生活条件;完善“助、勤、奖、贷、补”资助体系,通过各种方式使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资助。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市场体系、就业信息体系、就业援助体系以及创业扶持体系,努力使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完善评议制度、申诉制度和决策参与制度,保障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提升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能力,维护学生的正当利益。通过新建、重建、改造等方式,加强学生活动中心、宿舍、食堂、浴室等学生活动场所和生活设施建设,加大实验室、图书馆等向学生开放的力度,不断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关心爱护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整合健康教育资源,坚持预防为主,突出心理健康、常见病防治、食品安全与营养、道德健康等重点领域,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意识,增强学生维护和管理健康的能力。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校地联动”的原则,加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建设,加强校园交通智能化管理,规范校园交通秩序,构建学校全方位安全防范体系;做好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和研判工作,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开展安全教育和爱校教育,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学校绿化、美化、亮化、静化工程,注重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推进美丽校园建设。

强化后勤保障。正确处理改革与稳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深化后勤改革,促进后勤服务由学校甲乙方向市场甲乙方转变。对后勤服务保障性项目、公益性项目、经营性项目实行分类管理,推行以校内结算制度为基础的契约化管理模式,规范用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在保证服务质量、降低运行成本、管控安全风险的前提下,推进服务外包模式;建立重点安全隐患防范机制,健全消防、食品卫生、重大疾病方面的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各项节能制度与措施,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十)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着力点,保障学校科学发展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师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中心组学习、集中培训、辅导报告、选训调训、自主选学和网络学院在线学习为一体的学习体系,加强党员干部教育,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努力推出一批高水平党建和政治理论研究成果。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完善以党员民主评议、党支部考核、基层党组织评估和创先争优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先锋工程”,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组织建设,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思想,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服务基层服务师生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加大在优秀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力度,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全面提高党员素质。

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学校“十项规定”,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积极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积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办学、厉行节约,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完善“五联系、五深入”工作机制,真心实意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切实解决好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师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加强对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督促考核。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坚持抓早抓小,强化预防腐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审计成果的运用。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和线索处理,强化违规违纪审查,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廉洁公正的校园氛围。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师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作风,形成优良的校风。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创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纪法规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加强群团和统战工作。贯彻落实中央群团工作要求,切实保持和增强工会、共青团工作的政治性、组织的先进性和群众性,发挥其团结带领师生员工共谋学校发展的独特作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优化学生社团结构和学生社团规模,开展更多特色鲜明,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社团活动。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要求,指导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统战团体加强自身建设,有计划地物色培养党外代表人士,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发展。

四、“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

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是学校“十三五”时期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贯彻落实好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督促检查,强化监控评估。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由书记、校长任组长、其他校领导为成员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实施的全面领导;设立规划实施工作办公室,负责规划的具体实施,形成领导主动担当,全员积极参与,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多种媒介,积极宣传“十三五”发展规划,增强全校师生员工对“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认同感,强化全校师生员工执行规划的自觉性,营造贯彻落实规划的良好环境。

(二)细化实施方案

把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各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分解到各单位年度目标任务,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明确责任分工,确定路线图和时间任务表,加强协调配合,用发展规划统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资源配置,切实提高发展规划的权威性,增强发展规划的执行力。

(三)强化监控评估

坚持注重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结合,加强规划实施的评估、控制和管理,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建立一套围绕规划开展工作的运行机制。对规划确立的重点目标任务实施跟踪督办、适时评估,及时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规划执行情况要与干部的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紧密结合。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必要的程序,发展规划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修订,以保证发展规划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