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未来的宏伟蓝图,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我校“十二五”规划诞生记

时间: 2011/06/22   作者:   来源:

  阳光明媚,莺歌草绿。527,在这个将被载入农大发展史册的日子,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校第六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在大成厅,这个寄寓着农大事业兴旺发达,有着美好未来的神圣殿堂,历时八个月、历经七次重大修改的《湖南农业大学“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过与会代表的认真审议,获得全票通过。 

  经组织动员、调查研究、文本起草、征求意见、专家论证、修改完善、教代会审议、党委审定等八个阶段最终出台的《规划》,体现了学校党委、行政的科学判断,凝聚了全校师生员工的集体智慧,代表了全体农大人的共同意愿,是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行动纲领。 

  认真总结,科学判断 

  回首过去的5年,学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提升学校质量内涵,学科专业建设取得进展,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党建思政工作坚强有力,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为实现下一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展望未来的5年,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关键五年,也是我校实施内涵发展,全面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关键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有太多的重任需要承担,有重大的使命必须完成,有严峻的挑战需要去迎接,有难以预见的困难需要去克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紧紧抓住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科学发展,提高内涵质量,为全面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这是制定学校“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历史方位所在,也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历史使命所在。 

  高瞻远瞩,提早部署 

  战鼓阵阵催人紧,厉兵秣马启新程。 

  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让农大人“等不起”! 

  一种重于泰山的责任感让农大人“坐不住”! 

  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让农大人“慢不得”!  

  站在历史的关节点上,学校党委、行政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提早部署研究规划,科学谋划发展蓝图。 

  20106月,学校党委行政要求改革发展处,认真研究,起草《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821,学校党委召开务虚会议,认真审定《湖南农业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刘强、校长周清明为组长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以纪委书记周仲文为主任的规划编制办公室。 

  93,学校召开了《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会上,校党委刘强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刘书记深刻指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规划,是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有效措施,是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在更高层次上把握发展形势、理清工作思路,破解改革难题、突破发展瓶颈的需要。一定要认清形势,切实提高对规划编制重要性的认识;一定要加强研究,尽力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一定要精心组织,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按时完成。周清明校长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高度负责;“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管,亲自组织;要认真组建工作班子,明确专人负责,切实加强指导。校纪委周仲文书记就十二五规划编制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动员会的召开,标志着我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正式启动。 

  深入研究,准确定位 

  编制学校“十二五”规划,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的理性思考,是一项事关学校未来的发展和长远前途的重大工程。为编制好学校“十二五”规划,学校高度重视调查研究。 

  2010915,规划办组织学校各相关单位填报《“十一五”基础数据摸底表》,全面了解学校“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1011-15日,在规划办主任周仲文书记的带领下,规划办相关人员组成调研小组,到19个学院逐个开展座谈调研。调研结束后,形成了9份有分量、有见解的调研报告。 9-11月,规划办选取了全国15所农林类高校和湖南省10所高校为研究样本,全面收集整理这25所兄弟院校的相关数据,通过深入分析和比较研究,撰写了《湖南农业大学“十一五”发展研究报告》,送给了全体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刘强书记对研究报告进行了认真审阅和修改,并做出批示:“研究报告内容比较全面,分析有理有据,思考比较深入,为制定我校“十二五”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12月,规划办就我校“十二五”发展目标及其保障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就学校发展定位、“十二五”总体目标、重要发展指标提出了建议。 

  扎实的前期研究,深入的调查分析,确保了规划起草工作能准确把握学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辩证对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确保了规划在确定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主要措施时,做到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前瞻性。 

  椽笔凌云,起草文本 

  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十二五”是推进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时期。起草组经过认真研读《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发展纲要》和《湖南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分析比较兄弟院校发展态势,研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学校今后5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了更为清晰的判断。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改革创新为动力,内涵发展为主线”,刘强书记在规划编制动员大会上就明确提出了这一指导思想,为规划起草工作明确了方向。周清明校长2011年在党委中心组第二次集中学习会上的中心发言,提高了规划起草小组对学校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认识。 

  讨论、研究、起草、修改……规划起草小组全体同志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投入紧张的起草工作。从20101123,规划办主任周仲文书记主持召开文本起草工作会议,全面研究部署文本起草工作,到201162学校党委审定规划,在6个多月的时间里,规划办共召开9次全体会议、50多次工作小组会议,对《建议》稿反复修改,先后改稿30多次,重大修改7次。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十二五”规划起草工作在学校党委、行政领导下进行,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要求,凝聚着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心血。 

  201097,规划办通过网络开展“我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共收到校内外网络留言二十多条和书面建议近十封。红网网友“我是风筝”、商学院李松青教授、工学院李明老师和农学院本科学生王志军同学、东方科技学院熊海林同学等均提出了上千字的书面建议。 

  201146,学校将规划文本第一次在校内发布,公开征求意见,收到书面反馈意见2份,口头或电话反馈意见20余条。农学院李林教授专门就学校如何加强科研基地建设提出了建议。 

  41119日,刘强书记、周清明校长和其他相关校领导分别就《规划》主持召开学校教授委员会、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负责人、教代会与教职工代表、离退休老同志代表、统一战线人士代表、学生代表等7场专题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共有180多名代表参加了座谈,提出了580条次建议。 

  422,规划办将座谈会收集的意见整理汇总,形成书面报告呈送给刘强书记和周清明校长,刘强书记和周清明校长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审阅,逐条做出了批示。规划办根据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按照刘强书记和周清明校长的批示,对规划进行了修改。 

   512523,规划办将规划文本通过办公系统再次向全校发布,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学校召开各教代会代表团团长会议,分头征求全体教代会代表的意见。 

  涓涓细流,汇流成川。多方面、多渠道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参与度,使规划起草过程,成为凝练思路、凝结智慧、凝聚人心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的生动实践。 

  专家咨询,科学论证 

  编制学校“十二五”规划,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战略思维,扩大国际视野,更新规划编制理念,改进规划编制方法,注重科学论证。 

  201092,学校聘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彭干梓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刘志民教授、华中农业大学赵正洲教授、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申纪云、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杨治平、湖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刘年喜等教育专家、政府部门领导,行业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小组,对我校规划编制给予指导。 

  2010115,华中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赵正洲教授应邀来校就“十二五”规划作辅导报告。赵教授结合党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论述了大学战略规划涵义与作用,分析了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尤其是农业院校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华中农业大学为案例,就如何把握国家宏观政策,顺应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抓住发展机遇,结合自身特点,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实现农业高等院校的又好又快发展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1118,学校又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战略规划与高校发展》的辅导报告。刘教授联系国内外高校改革发展实际,就学校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学科建设在战略规划中的突出地位以及规划编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讲解。他强调了战略分析对于把握学校发展历史方位,确立新发展方向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学科建设规划是学校战略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要以重点学科发展带动全校的发展;要正确把握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战略评估的整体关系,处理好教学与办学、层次与水平、成绩与问题等方面的关系。 

  2011425,学校组织召开了湖南农业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专家咨询论证会,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等7名校外内专家参加了研讨,对规划进行论证,并就如何修改完善提出了指导意见。 

  规划制订前专家的精心指导,规划出台后的充分论证,确保了我校发展规划做到既立足现实,又富有远见;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既有定性目标,又有定量指标。 

  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学校党委、行政对规划起草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刘强书记先后主持召开5次党委会议,听取起草工作汇报,讨论规划架构,审议规划文稿,作出重要指示。对规划报送的每一稿,刘强书记都认真审阅,提出重要指导意见。 

  周清明校长多次主持召开相关会议,听取有关方面对规划的意见,认真审阅文稿,并做出重要批示。 

  作为规划办主任,周仲文书记多次主持召开起草小组会议,讨论研究规划文稿。 

  彭克勤、符少辉、卢向阳、曾福生 、陈冬林、方逵、陈岳堂、王湘、齐绍武、易自力、吴立新、唐汇国、张立等学校领导也十分关心规划的起草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 改革发展处、两办、研究生处、教务处、继续教育处、科技处、人事处、计划财务处、基建规划处、宣传部等规划办各成员单位通力配合。组织部等部门负责人对规划中的相关表述直接把关。 

     

   为了规划文本中的一个目标的确立、一个指标的确定、一个准确的表达,一个标点符号的选用,在党委会议上、在规划办工作会议上、在学校主要校领导的办公室里..,经常会上演一场场非正式辩论会。 

  观念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激辩中升华。正是这样一场场讨论、一次次推敲、一遍遍修改,正是这样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规划》才得到不断完善。 

  乘风破浪,扬帆启航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机遇和挑战考量着我们,事业和使命召唤着我们。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湖南农大美好的前景展现眼前。让我们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完成学校“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建设农学学科优势明显、生物学科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