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共议学校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座谈会系列报道之一
“学科建设是龙头,是重点,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大农学,大农学该如何发扬和保持优势,除大力引进人才之外,应该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动手环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农学院黄璜老师说。
“今后五年的发展,学校应该更加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质量和效益,如应该加大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培养等经费的投入;不能简单的追求学生规模、专业设置个数,应该更加注重效益,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女教工代表、资环学院朱红梅老师说。
“子教中心的建设,关系到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应寻求更加合理的途径改善教职员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条件;积极推进民生建设,积极提高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使之与经济社会和学校的发展相适应。”
“留学生教育是我校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建议将国际合作办学分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留学生教育两个自然段在规划中表述”青年女教工代表国际学院廖世军老师说。
“规划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保障实施,应该教职员工的强化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还应该加强定稿发布之后的宣传和解读;”生安学院谭济才老师说。
“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建议学校就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单独成段,系统明确青年教师发展中的条件保障、培养方向、目标等”我校独立学院东方科技学院常琳老师说。
………
据规划办介绍,为了充分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民主参与度,学校近期还将召开离退休人员代表、学生代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代表、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负责人等人员的专题座谈会,共绘学校在“十二五”发展蓝图。
(改革发展处 蒋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