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和改革探究

时间: 2019/06/05   作者:   点击:

 学科评估是对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进行评估。自2002年启动至今,学科评估已经开展了三轮,目前正在进行第四轮评估。本文通过回顾学科评估发展历程,分析新时期学科发展需求;同时根据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精神,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一系列高等学校学科水平评估新理论和新方法,解读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期更好地服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服务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助推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我国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  

  世纪之交,随着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相继扩招,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高等教育社会关注度日益提升,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大学排名,评价毁誉参半。政府部门开始重视教育质量的社会评价,社会也期盼负责任的、有公信力的教育质量评估信息。为服务社会以及促进我国学位授予单位学科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在有关部门支持和鼓励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决定尝试从不同于政府行政性评估的角度对学科建设水平进行评估,推动我国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并力争做出中国特色、世界共识的品牌。

  学科评估是指按照我国《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评估结果以一定方式公布,并向参评单位反馈结果及分析报告。2002-2004年,学位中心分三批开展了首轮学科评估,有229个学位授予单位的1336个学科自愿申请参评。第一轮学科评估在参评单位内部和教育战线受到广泛好评,但尚未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第二轮学科评估于2006-2008年分两批进行,参评单位增加到331个,参评学科增加到2369个。第二轮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后,绝大多数参评单位予以肯定,也得到了教育战线和社会舆论的关注。2012年,在总结经验、改进理念方法的基础上,第三轮学科评估启动。全国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报名参加,近3000个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自愿申请参评(参评率超过80%)。

  在不同发展阶段,学科评估既坚持基本的运行模式和体系框架,如坚持自愿参评、免费参评,坚持稳定的一级指标框架等基本原则,又顺应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改革趋势,同时学科评估理念、技术、节奏和体系内涵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第一轮评估分批次进行。当时高校关注重点仍是学位授权点增列,社会上面向学科专业的水平评估尚不多见。初创期的评估体系参考了国家学位授权审核的条件指标,包含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学术声誉。前三项名称不同,但内涵相近,科研指标分量较重,主要特色是设置了“学术声誉”指标。

  第二轮仍然分批次进行。当时正值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内涵发展、优化结构的共识逐步形成,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逐渐被普遍认可,提升学科点建设水平和质量引起更普遍关切。在此背景下,第二轮评估在保持评估体系框架及内涵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在评估体系设计上强化了反映水平和质量的指标,“学术队伍”中增设了“专家情况”用以反映“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情况,人才培养中增设了“全国优博”入选情况,科研指标增设了“学术专著”指标。

  第三轮一次性评估了全部学科。2012年我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调整及学位授权点调整刚刚完成,学科评估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采取全部学科一次性评估的方式,有效抑制了相近学科轮流参评带来的材料拼凑问题。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的提出,促使政府和社会更关注学科建设成效水平和质量。第三轮评估强化了学科建设成效评价,首次提出“代表性论文评价”;首次将学生国际交流作为人才培养指标;首次设置“优秀毕业生”指标,强调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质量;首次提出对规模指标设置上限的非线性评价方法,克服了规模导向弊端,破解“量化”评价难题;同时,将“学术声誉”扩展为“学科声誉”,首次将学术道德纳入声誉评价。

  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获得政府部门、参评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领导对学科评估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评价,并提出学科评估要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完善,要形成品牌。有关部门和培养单位在学科规划、学科调整和绩效分析等方面将学科评估结果作为重要参考。有些省级地方政府参考本地区参评的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投入专门经费,支持学科建设。有些高校以学位中心提供的《学科评估分析报告》作为依据,制定学科发展规划,调整学科建设布局,优化学科资源配置,突出学科发展特色,加快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学科评估通过公布评估结果,宣传了我国学科建设状况和成果,为社会了解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提供了新的渠道,也引起了国际教育评价机构的高度关注。学科评估品牌的国内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

  我国学科评估面临新形势应对新需求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的国际化流动更加频繁,教育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最突出特征之一便是高等教育的国际排名对教育输入输出和学术流动的影响不断扩大。在WTO(世界贸易组织)教育服务贸易框架内,国内国际教育评价市场的竞争无法回避。我国学科评估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有:第一,国内外教育评估排名机构已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了导向性影响,社会呼唤负责任的、“靠谱”的全国性教育水平评估。第二,我国教育“十三五”规划、“双一流”建设秉持的学科建设与评价的新理念,对大学学科评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学科评估品牌,既能反映我国国情又能赢得国际声誉,是学科评估面临的严峻挑战。

  面对新的复杂形势,第四轮学科评估采取更加开放性、结构化的调研方法汇聚多方面意见,凝聚创新共识、聚焦改革方向。开放性,是指全面听取各方面意见,通过科研和调研等多种方式,吸收国内外大学学科水平评估经验;结构化,是指调研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对象是结构性设计的,对象的结构分布包括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系统外单位等,其对象的布局具有对称性和对等性,比如地方院校和部属院校、管理人员和学科专家,数量上保持一定对等,力争意见的分布更具合理性和代表性。

  一是设立科研项目进行深度研究。2013年,学位中心通过“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设立重点课题,资助课题组进行评估指标体系定性和数据定量分析研究,为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二是分地区广泛细致调研。调研组历时一年多,对北京、陕西、上海、广东、重庆、四川等16个省市200余所高校的近千名高校领导和一线专家学者以及40余位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广泛征求了意见,确保调研工作的覆盖面和代表性。三是按学科门类和重要指标专题研讨。为体现学科特色,调研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医学、艺术、农学等学科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围绕学生问卷调查、国防学科特色指标、社会贡献评价等内容,进行了专题研讨咨询。四是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密切关注社会各界对学科评估的意见建议,研究采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媒体对学科评估发表的意见建议。五是借鉴国际经验。分析当下国际流行的各类学科排名的利弊,理性客观分析其优势特点,同时与国际数据公司合作,扩展公共数据来源渠道,在学科评估中加强国际化导向。

  通过以上开放性和结构化调研方法,形成了公正客观、全面科学的共识和改革方向,为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第四轮学科评估已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新一轮学科评估将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精神,加大改革创新。

  1.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指导思想上,紧紧围绕“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质量”中心任务,服务国家和地方“双一流建设”战略需求,关注“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提出的 “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重点要求。

  在评估模式上,继续坚持“自主开展、自愿申请、免费参评”的基本原则。以第三方的方式独立开展评估,但不闭关自守,坚持深入研究、开放调研、广纳群言、凝聚共识,明确工作思路,改革指标体系。从第一轮评估开始,学科评估就坚持参评单位根据自己学科建设和自我发展需要,自愿申请参评,免费参加评估,自愿选择数据服务的特色,突出体现了学科评估的非行政性、非强制性和评估过程的非商业性等典型特征。

  在数据来源上,加强与有关部门数据资源和第三方数据提供商的合作,加大国内国际公共数据的使用力度。一方面,通过利用公共数据库资源,为参评高校和学科数据填报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采取与第三方数据提供商互利合作的方式,为填报信息的核查提供可靠依据。

  在指标体系上,坚持“质量、成效、特色、分类”基本导向。体系框架保持“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与声誉”四个一级指标基本框架不变,同时根据国内国际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及时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改进。

  2.指标体系七项改革

  一是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首次提出“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评价模式,创建中国标准。开展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跟踪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质量,将教育质量的评价活动扩展到教育系统之外。

  二是把建设成效作为重点。基于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的定位,进一步降低“条件资源类”指标(如:师资规模、重点实验室数量等)的分量,更加强调学科内涵建设的成果、成效。

  三是改进师资队伍评价方法。克服单一“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片面性,将评价方式由以往“客观数据评价”改为“基于客观数据的专家主观评价”。重点考察“代表性骨干教师”以及科研团队,由专家综合考察师资队伍水平、结构、国际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优化学术论文评价,致力打造中国标准。学术论文情况是国内外大学学科评价的常用指标,但考察单一性的定量指标(如SCI、ESI论文数量),不能全面反映论文质量,甚至容易产生误导。分析国内外体系利弊,本轮评估首创“质量与数量、客观与主观、国内与国外”三结合的论文评价方法,树立论文评价的中国标准。第一,质量与数量相结合。强调以质量指标为重,兼顾有标准限定的数量,适当采用人均指标;在自然科学学科取消发表论文数量指标,在哲学社会科学适当保留人均收录论文数等数量指标,科学解决质量与数量的辩证关系。第二,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在采用改进的“ESI高被引论文数”等客观指标的同时,通过提供“代表性论文”由同行专家进行评价。在使用“ESI高被引论文”时采用“中国版ESI”标准,将“ESI学科分类”与“中国学科目录”对接,并将ESI统计范围进行扩展,对接我国学科体系,增加区分度和覆盖面;在“代表性论文”中,限定每位教师所能填报代表性论文的上限,保证高水平论文在人员和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覆盖面,体现了学术研究的“结构质量”。第三,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由于历史和语言原因,中文期刊特别是理工科期刊发文水平与国际期刊存在差距,加上国外SCI、ESI等统计标准的压力,中文期刊对我国高水平论文的吸引力不足。第四轮学科评估为落实五部委文件关于“扶持优秀中文期刊”的精神,专门设置了中文期刊发表论文指标,同时规定“代表性论文”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文期刊,以提升中文期刊影响力,推动形成良性循环。

  五是提出学科社会贡献评价理念。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本轮评估借鉴国际同行经验,首次在“学科声誉”一级指标下增设“社会服务贡献”指标,采用“代表性案例”指标来体现学科对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既强调学科发展目标、服务国家战略,也能够充分反映不同地区、类型学科特色,从导向上克服学科“同质化”倾向。

  六是聘请国际专家参与评估。通过与国际相关教育机构合作,首次邀请3万余名国际专家,对我国与国际学科内涵大致相当的部分理工类学科进行国际声誉调查。籍此探索国内外多渠道获取学科声誉信息的渠道和方法,探究我国学科设置体系下的学科水平的国际认可度,扩大我国学科建设的国际宣传,提升中国学科评估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七是进一步强化分类评估。第四轮学科评估进一步细化了分类设置指标体系,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分别单独设立指标体系。分类设置的指标体系由第三轮评估的七类拓展到九类。每个学科采用独立的权重,共设置95套权重,进一步体现学科特色;权重分别由参评单位各学科专家确定,并把指标体系关键因素的最终决定权交给参评单位,增强学科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共识性。

  3.评估模式的四大创新

  一是采取若干重要举措避免学科间材料拼凑。第一,采用门类“绑定参评”规则,极大抑制了学科间材料不合理整合。规定采用同一门类下所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及以上的学科必须同时申请参评,或同时不参评,有效抑制校内相近学科材料不合理整合,对全面反映学科整体情况起到了重要作用。问卷调查显示,有99.6%的反馈意见支持采用“绑定参评”办法。第二,完善成果归属原则,反映跨界(跨单位或学科)研究。人员和成果均可按规则拆分体现在不同学科,真实反映学科交叉与合作。实践表明,这种“归属度”方法有利于鼓励跨界团队协同研究,同时为解决跨界人员与成果的评价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第三,适度加大专家主观评价指标,对于难以进行客观判断的指标,通过专家对人员和成果的内涵进行判断和评价,提高评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二是探索出一套“结构性数据核查”方法,对保证数据真实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包括:数据形式审查、填报标准检查、证明材料核查、公共数据比对、重复数据筛查、有限信息公示、重点数据抽查等七项措施,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和信息化手段进行核查。同时,几大举措之间进行相互验证,保证申报材料的可靠性和精准性。

  三是探索多维度评估结果公布方式。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将考虑各方需求,继续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淡化名次。针对各级政府、地区、高校类型、社会不同需求,提供更加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果公布和服务形式,引导高校和社会更多关注学科内涵发展和变化。

  四是强化评估结果的深层次分析服务。第四轮学科评估汇集了全国7400多个学科各类信息,将形成我国目前最大最精准的学科大数据库。评估结束后,学位中心将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大数据分析,为需求者提供学科评估信息反馈。同时,研究分析学科发展内在规律,发现学科发展若干“定量指数”以及全国学科发展态势;根据不同需求,为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位授予单位、参评学科提供各级各类定制化分析报告。

  当前,国内国际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为学科评估提供了新的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更多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对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各类“双一流建设”方案的陆续出台,吹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学科评估作为面向所有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点的全面而整体的评价服务,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树立大学学科评价的中国标准,提升我国在国际评价领域话语权,为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精准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结果[J].中国研究生,2013(增刊).  

  [2]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9年学科评估重要改革措施[J].中国研究生,2009(1).  

  [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2015]83号.  

  [4]周光礼,武建鑫.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J].中国高教研究,2016(1).  

  [5]林梦泉,周学军,郑晓梅.开展一级学科评估,推动学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5(6).  

  【作者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王立生为中心主任】